第三十七节山深处见佛,地藏
门内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明亮的空间,舒爽的空气,白云蓝天,飞鸟走兽,一片祥和。
门里门外是两个世界,陈江流难以想象这里还有这般如同世外桃源的地方。一路上,他看过飞鸟飞过云端,百兽饮过溪水,山深处有歌声穿过,林间又有百花争艳,一想着如此自然柔和的场景下可能埋藏镇压着无数祸乱天地的凶兽妖魔,他的心顿时就有些沉重。
他们穿过一片翠绿的树林,绕过几个不高的山峰,在一处有着瀑布洒下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个山谷,周围是巨大的石块,杂草布满了一圈,瀑布在肆意的砸下,像白色的布匹垂下来,十分的光洁。
在瀑布的正前面有着一个深潭,清澈见底,里面有着游鱼清晰可见,长着不少的睡莲,偶尔有绽放的莲花,粉色的花蕊在水中格外的娇嫩。
潭前有着一个偏平的巨石,微微倾斜的朝着他们,巨石中放着一个黄色的蒲垫,上面盘坐着一个年迈的老和尚,紧闭双眼,合着手掌,嘴里默默的诵着经文,一身镶着黑色纹路的佛衣袈裟,上面金边有些黯淡。
陈江流注意着这个老和尚,皱纹顺着他的眉头朝着两边蔓延,枯褐色的斑点隐隐可见,须白的胡须在空中微微的漂浮,雪白的眉毛像两道雪痕在焦黄的面容上显现,看着他的面容心下也是一颤,记忆深处某个身影也逐渐的清晰。
他很像师傅,但是不是。
他想着,他们身上有种共同的气质,那是对于苍生的一种怜爱与对万物的宽容,无关于生老病死,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慈悲。
这就是佛吗?他想着,翻越千山万岭,从人间到地狱,从长安到凉州,一路西行,他最初的初衷不就是见到所谓的佛吗?他们叫他为地藏王,是一尊菩萨,菩萨是佛吗?
那为何内心没有一丝的兴奋,还是经历过这么多之后发现佛很寻常,无处不在;还是眼前这个所谓的“佛”太过寻常?
大闹天空的猴子,一怒屠城的白龙······波澜诡橘的世界,一切的一切让他的观念一次次的被冲刷,被颠覆,所以觉得这一切很正常?那自己西行的意义又何在,这一刻,他突然的对自己的目的和追求有了无尽的迷茫和惶恐。
山深处见佛,那,接下来该怎么走?
······
老和尚睁开双眼,无数的沧桑从那眼中流露,他抬头看向众人,看到了猴子,看到了小白龙,看到了郁垒,也看到了陈江流,他突然的笑了,划破万年的时光在一刹那消失不见。
“阿弥陀佛,大圣,三太子,好久不见!”
声音嘶哑,如同垂垂老矣的老叟。
猴子皱着眉头,仔细地看了地藏王一眼,开口道,
“菩萨,你怎会受如此重的伤?”
在他的眼中,地藏王的身躯如同一根腐朽的木头,那一道如同深渊的般的伤痕从胸腹一直拉到后背,无尽的黑气弥漫,在吞噬着他的身躯,而地藏王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不死佛躯支撑下来,而在猴子看来,支撑不了多久了。
“有劳大圣挂心了,贫僧不碍事的,倒是大圣缘何到此?”
猴子将缘由解释一番,地藏王听的很仔细,时不时询问一些细节。
“阿弥陀佛,按照大圣的推测,当年的佛门和天庭必然会留有后手至今,只是暂时还不知道是什么。”
“菩萨,当时佛门可有派人来通知你,或者说你知道些什么?”
猴子盯着地藏王,眼神熠熠。
地藏王摇摇头,苍老的面容也闪过一丝疑惑。
“灾厄之前,普贤确实匆匆地来过一次地府,和我说天地巨变,佛门将倾,让我早做打算,其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不久,大乱来袭,太过突然,地府瞬间便四分五裂。贫僧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
“这么说,菩萨也不知佛门的后手?”
“不知!”
地藏左手捻着一串佛珠,古木色泽,苍老的面庞思索着,佛门究竟留下什么后手,他也不得而知。但对于佛祖和二圣的了解,必然会未雨绸缪,只是不知他们这一步棋会下在哪里?
“听崔珏说,你们现在也是累如危卵,镇压的这些妖魔鬼怪恐怕也察觉到什么了吧?”
“阿弥陀佛,正如大圣所说,贫僧已经支撑了不了多久,鬼门关和森罗殿已经彻底的放弃,如今也只是勉强的将背阴山和十八层地狱镇压着,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一想到这些妖魔鬼怪被释放出来的场景,地藏忧心忡忡,脸上的皱纹一阵的锁紧。
“可曾想过,鬼帝为何把你们锁进这塔内,知道怎么出去吗?”
小白龙在一旁插上话,问向老地藏。
“楚江魂这个突然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