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转生与记忆(2 / 2)

与伦理道德上一直在纠结的问题。

“而在科学实验中,我们最后得出,一个人如果完整地复制过去,那么第一个就是血统,这是伦理上的说法,在生物领域即是遗传基因,只要有了遗传基因作为控制代码,就能够自然有机地生成想要的模型,这比在电脑上一点一点的模拟绘画出一个人物CG还要简单,效果却是好上了成千上万倍,因为生物本身的能力,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想象的范围。

“但是只有了肉体还是不够,那样就好像是重新生了一个儿子一样,和自己仅有血缘关系,长得像而已。

“那么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记忆。

“这也是一个作为社会性的人类来说,区别于仅是生物,或者说仅是动物的最重大的区别。

“记忆,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凭证。

“我们生活了几十年,全是靠累积记忆而有活过的感觉。假如一个人不能保存记忆,那他是没有一点安全感的,他甚至不会产生自我的认知感。

“而同样,在社会群体中,我们也是依靠着记忆为纽带,哪怕是文字,其实也是记忆的一种转化形式。

“我们因为和人接触,有了记忆,而保有对那人的印象,觉得自己认识那个人。即使一个伟人死了,还是有很多人会记住他,就是所谓的流芳千古,载入史册,其实也就是留在人的记忆之中。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这个人的专属凭证,一旦有一天你丢失了它,就相当于丢失了你这个人。

“比如你作为式一三失忆了,忘记了所有的事情,那么就以后的生活而言,就好像是重新开始一样,你不再是式一三,而可能作为式二十,式五十而活着,式一三的过去和你再没有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