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拳(1 / 2)

一个农家小院内,一位面容洒脱的老人正坐在屋檐下打的小扇,时不时提醒院中正顶着烈日蹲马步的小娃。

“双脚要与肩齐,两手要隔10厘米。”

“爷爷,这马步我都蹲了3年了,什么时候才能学真正的拳啊。”小娃嘟着嘴,说话很是稚气。

老人略有不悦,教训道:“想要练拳,就要有坚实的基础,以后学拳才能事半功倍,我这是为你好,脚再蹲低点,再坚持10分钟就休息,午饭后开始修金钟罩”

“哦!”小娃奄奄一声,没办法,老爷子疼自己的时候自己是宝贝,惩罚的时候就是牲口了,自己可是有过很多经历的。

小娃名叫痴狂子,很怪的名字年不过8岁。老爷子痴岳,曾经当过兵,现在在领低保,已经76岁了,身子却硬朗得很。

金钟罩听爷爷说是出自少林的《少林金钟罩》,江湖有言第一硬功,原版现今已经失传了。痴狂子经常问既然失传了,那我练的是哪来了,老爷子却闭口不谈。

十分钟很快过去,痴狂子和以往一样,躺在院子的地上,老爷子说这是感受大地,感受自然。当然,这样做在以前经常睡着了。

……

“爷爷,哥,饭做好啦,该吃饭咯。”屋里传来女孩的喊声。

“好嘞,乖孙,先吃饭。”老爷子从摇椅上站起伸了一下懒腰,招呼痴狂子一声便自顾往屋里去了。

痴狂子翻身一跃,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也赶了上去。

女孩是四年前捡来的,叫痴月,痴狂子取的,当时痴父痴母都反对,这与老爷子名字冲不冲,老爷子说:“冲什么冲,都什么年代了,乖孙喜欢就行,就取月,不错的名字。”可见老爷子对痴狂子不是一般的喜欢,但不至于溺爱。

痴月正好比痴狂子小一个月,跟痴母学了一年的菜,之后痴父痴母都去外地打工了,家里的伙食就由痴月全包了。除了做饭,平常痴月也没什么事,也想跟哥哥痴狂子一起练武,可老头子说什么也不教,说什么传男不传女,无奈痴月只能看着,但自己也坚持站桩。

……

晚上

饭桌很安静,痴家历代默守的规矩,言不食、食不语。

“爷爷。”终于,痴狂子打破了沉静。

老爷子眉头皱了一下,道:“吃饭。”

痴狂子话未吐出嘴,便被堵了回去,无奈,只能老老实实吃饭。

饭后。

痴月自顾收拾碗菜,一直沉默的老爷子终于开了口:“以后开始走招,现在先跟你说说理论。”

顿时,痴狂子来了精神,立马屁颠屁颠的倒了杯茶。

老爷子泯了一口,悠悠道:“痴家,祖上是出家人,唐惠昌年武宗禁佛,诸多僧人皆遭迫害,少林禅宗主事之一痴静子,就是老祖,也被逼还俗退隐,我们痴家的武术就是由此而来,属于正宗的少林武术,又经后嗣苦学推演,成了今天痴家的家拳,《婵宗自然门》。

自然门不是一个派别,而是一种续创武术、自卫武术。比如人的自然动作,一般人的行路、跑步、耕田、担泥......

僧人的上香、拜佛、敲钟、打坐......等等,皆出自法,自然。

当代称为自然门的流派有杜心五万赖声的自然门、少林金刚禅自然门和谢新的自然门。其中谢新的自然门就是完全出于少林,不过并不完整,听说只学了十之一二,而他唯一的徒弟谢子安又只学了他的十之一二,传到现在,谢新自然门也差不多是失学了。”

“那自然门有多厉害啊!”痴狂子忍不住问道。

痴岳抿了一口茶,微微道:“小乘者常人难近身,大乘者,世间鲜有敌手。”顿了顿,又道:“可惜小乘者难入,大乘者,自老祖宗痴静子,痴家未出一人啊。唯有一人,虽非我痴家之人,却将自然门这一武学再现江湖,他就是徐矮子,也有人称徐矮师,也是我们黔贵人士,自幼习武,同南北两派,内外两家,又寻得名师高士,技艺高强。在一次回乡的时候遇到你的祖爷爷,见其行作不凡,便试探了一下,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拜了祖爷爷为师。后来他出师时,祖爷爷叫他勿提师名,一直至今。自然门没有过多的招式传承,多的,是心法领悟的经验,这对人的悟性要求极高。”

“没招?没招还练个屁啊!”痴狂子一个激动,顿时看到爷爷那杀人的眼神,连忙端起老头子刚放下的茶嘻嘻哈哈,“喝茶,爷爷。”

老头子并未接过茶,而是一副教训的口吻道:“走这一条路,永远要记住,习武要走心,先修心,才修武,不然容易误事,也唯有修心,功夫才能不断升华,不然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天赋,再无寸进。”

“放心吧爷爷,乖孙记性好着呢。”痴狂子的话让老头子严肃的脸又笑开了。

“好了,今晚就到这吧,不早了,该睡觉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