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而过,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年末,北方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昆仑诸峰已是白雪皑皑,玉虚宫里纵然有法阵保护,也有了层层寒意。
算来入门快三年半了,早在十个月之前,林臻的修为就步入了筑基境圆满,虽然同时修炼三脉要比正常的修炼慢上不少,但充足的上品灵石和聚灵阵的辅助基本上能抵消这个差距。
随着修为的日益增长,林臻能察觉到丹田中的气团越发饱胀厚实,但是这几日,他隐隐感到气团不再增大,反而有逐渐缩小的迹象。
他记得金霞子讲授修真时曾经说过,步入金丹境的征兆是凝气化实,将丹田内存储的真气逐渐聚集,最终形成一个鸽卵大小的内丹。
“看来离踏入丹道的日子不远了?”林臻内心有点小小的激动,他确信自己目前的状况应该是步入金丹境的前兆。
踏入丹道!修真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此时感觉却近在咫尺,让林臻一下子生出了无穷动力,他开始废寝忘食,每日加练至少两个时辰。
开春过后的一天夜里,林臻又在星玄阁修炼,突然觉得全身上下经脉穴道中的真气,如同被牵引着一般,开始一点点向丹田内聚拢。丹田内的气团缓缓旋转着,似乎一个无底洞,将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真气一并吸收。
灵气在丹田内积蓄的越来越厚重,气团的气势逐渐增强,但是气团的体积却不增反降,开始一点点向中间压缩。就在这电光石火间,林臻忽然意识到眼前就是即将突破的征兆,今日若能抓住,定可顺利踏入丹道。
于是赶紧闭目凝神,用意念引导着浑身奇经八脉中剩余的真气,如涓涓细流汇入湖泊一般,汇聚在丹田内的气团当中。
气团越来越厚重,慢慢中间压缩,气团最核心的部位隐约出现了一个鸽卵大小的丹丸,急速地旋转着,将四面八方的灵力吸收进去。
真气源源不断地持续汇入,气团内部的丹丸不断的凝实,变得愈发清晰圆润。
终于,当体内所有的真气都汇入丹丸之后,林臻丹田内倏地迸发出一道闪耀的光芒,透过体表绽放出点点光泽。
他浑身上下本来早已被汗水浸透,然而光芒迸发出体外,竟在眨眼间把衣服也烘干了。
渐渐,丹丸旋转的速度稍稍慢了下来,体内的气息渐渐趋于稳定,丹丸散发着阵阵充沛的丹气,光彩耀人。
林臻感觉浑身一轻,一种难以名表的喜悦涌上心头,似乎身上挣脱了某种戴了许久的沉重枷锁一般,有种鹰冲九天,鱼跃入海的畅快淋漓感!
他低头凝视自己的丹田,脸上却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记得在书上看到过,凡人修成丹境者,有三种颜色:金光耀世,紫光氤氲,无色万千。因为天下大多数修真之人所修之人丹都为金色,紫色和无色透明的并不常见,所以世人都称之为金丹。
玉虚弟子也不例外,金霞子说过通过修炼玉清气踏入丹境,所修之人丹同样是金色。
然而林臻却惊奇的发现,自己所修之丹却是大有不同,顶部金光闪闪,中间如冰晶一样清晰透明,底部却是沉淀着着一抹浓浓的蓝紫,微微转起来时显得若隐若现、多彩斑斓。
“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同修三脉导致的?”林臻有点担心,踏入丹道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差错。直到现在,他也没体会到修炼三清真气有什么好处,麻烦倒是一堆,先前是修炼的慢,现在搞的自己又像个异类。
先不去管这些,他再次闭上眼睛,打算用神识去感受外部的世界,然而此时此刻,他突然发现,自己头顶前方突然多了一处空间,大概有半丈见方大小,空无一物。
“这是?……识海!”他突然想起来,“丹成者,通灵彻视,明晰自身。”果然如他人所说,自己竟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识海。
不过他并不知道识海有什么用途,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找出燃灯所给的黑印,小心翼翼地放在眉心正前方。
额头突然一凉,同时手上一轻,黑印竟然消失不见,直接跑到识海里面去了。
识海内一片空旷,黑印静静地待在一个角落里,若不是它一直散发着阵阵微凉的气息,真难以发现它的踪影。
林臻把手抬起,用意念引导,黑印果然自动从识海出来,重新回到手上。
“这倒是挺好玩儿的,可以把重要的东西存在里面。”他知道,随着境界的提升,识海内的空间还会逐渐增大。不过,除了存放物品之外,他想不出这个空间还有其他什么用途。
于是他将自己身上乱七八糟的物件,包括身份玉牌、短剑什么的统统放进识海,然后又一个个取出来,玩的不亦乐乎。突然又想到,既已入了丹道,修为自然会随着境界的提升而增长,也不知所发出的灵力与先前相比能强多少。
意念所到,右手食指轻轻点出,手指前方的空气忽的生出一阵细密的波纹,化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