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高指导绝对是对中国足球非常了解,并且有很深感情的,用人和战术方面虽然有些小地方值得商榷,但是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先说战术。时隔十五年,再次回到十二强赛,国家队已经对这个赛场完全陌生了,现役国脚没有任何人踢过这样的比赛,并且前两场就要对阵实力公认排在亚洲前两位的韩国和伊朗,难道不应该保守点、低调点?谁都喜欢踢开放的进攻、漂亮的足球,但是那适合现在的中国队,适合现在正在打的比赛吗?想想吧,若是大比分落败,那又是什么后果?因此,前两场比赛的立足点就是小输当赢,这完全没错!先稳住阵脚,积累信心,然后去拼几个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争取小组第三,是非常现实的选择!
什么,谁说要争小组第一?说这话的人大概有三类。第一类是以娱乐的心态看球的,这种人不去多说,他们根本还算不上球迷。第二类是智力发育不太正常的,只要是稍稍正常点的,绝不会在十二强赛尚未开打,就提出中国队争小组第一的战略,当然,随着今后比赛的走势我们当然也有可能进入争第一的行列,但那是后话,不是现在的考虑。第三类是真懂球的,但是对中国足球极度仇恨的,他们见不得中国足球一步步地扎实地发展起来。因为他们懂球,又鼓吹中国队和强大的对手对攻,这就心怀叵测了。
战术上值得商榷的一点是:五后卫的防守体系,是否真的比四后卫体系好?我们看到,采用五后卫之后,中场边路的防守极为薄弱,缺少了边前卫的保护,边后卫一人经常要和对方的边前卫单挑,甚至被敌人二打一。客场对阵韩国,让张林凡独自面对孙兴民的冲击,风险极大!主场对阵伊朗,敌人的传中球也多次打到了我们的门前!
当然,用五后卫加强中路防守,也有优势,毕竟边路进攻无法直接威胁球门,必须经过传中、抢点这个环节。但是我认为,针对韩国、伊朗这样倚重边路进攻的球队,适当加强边路防守,限制住敌人在边路的传中,效果会不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