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谋再次擒获金熊,中国电影闪耀柏林!”
“《我的父亲母亲》得金熊奖,评委为此生争执!”
“张一谋再次征服柏林,章紫怡遗憾未得影后!”
“张一谋拿金熊,巩莉表示实至名归!”
在我的《我的父亲母亲》剧组回国之前,国内媒体已经像是爆炸一般,为此大幅报道,娱乐版块都是头版头条,而甚至连《人民日报》都报道了这个消息。
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张一谋再次拿下一尊金熊奖杯,这让全国都为之振奋,尽管金熊是双黄蛋,可它的含金量摆在那里,没人能无视。
1988年,张一谋凭借电影《红高粱》成为中国影史上首部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红高粱》成为首部“金熊奖”华语电影,首部获得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彻底奠定他在国内第五代导演中的地位。
他是一位开创者,首开先河,拿下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同时也被称为未来的大师,老谋子也不负众望,92年凭借《秋菊打官司》拿下威尼斯金狮奖,让巩莉拿下威尼斯影后,94年凭借《活着》拿下戛纳评委会特别大奖,让葛尤拿下戛纳影帝,成就了他国内第一大导演的地位。
甚至在张一谋拿奖之后,三大电影从此开始频繁的出现华语电影的身影,华人获奖屡次出现。
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第一次在国际影坛大放光彩的时期,优秀影片和优秀演员不断涌现,短短五、六年间多部作品和多位影人获得国际大奖,还有五部电影先后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国内电影显露出的后继乏力之像日益严重,电影市场萎缩,国内电影面临好莱坞的冲击,到了新世纪,大家都希望在这一年能开个好头,而老谋子再次拿下金熊,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现在老谋子身上有两座金狮,两座金熊,对他来说,剩下的征服目标,就只有戛纳跟奥斯卡了,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影人中的第一大师,就连李鞍也暂时不如他,毕竟他是双双金导演。
“咔擦!”
“咔擦!”
“咔擦!”
当周白从机场走道走出来的时候,周围已经围满了记者,照相机不停的在拍照,话筒都快放到周白的脸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抛过来。
没有疯狂的粉丝尖叫,却有疯狂的记者,这架势真是令人吃惊,国内记者比国外的记者要疯狂多了。
拿金鸡奖影帝的之后,周白领教过国内记者的热情,而这一次已经不是热情了,都已经快到疯狂的程度。
“请问张导,拿到金熊奖的感觉怎么样?”这是问张一谋的,对于老谋子他们还存着一份尊重,毕竟老谋子的江湖地位放在那里。
“周白,这一趟柏林没有获得个人奖项遗憾吗?”一个记者跟着他,问道。
这种问题让周白无语,个人奖项是个什么鬼,难道我没拿影帝你们觉得太遗憾了吗?就我的戏份,怎么可能拿影帝?
“本身就跟个人奖项无缘的,我的戏份不够,跟个人奖项没有什么关系,谢谢。”周白看这记者的架势,如果不回答他,可能要跟到地老天荒,路都堵住了。
“请问章紫怡小姐,错失影后你觉得遗憾吗?是不是觉得评奖不公平呢?”跟着章紫怡的记者问道。
“评委自有一套他们的标准,没有什么不公平的,以后会更努力的表演,这次我们电影已经拿到了最高奖项,我非常的高兴,影后我还没有到那个标准,所以没有什么遗憾。”章紫怡笑了一下说道。
“这次没能拿到影后,是不是因为巩莉对你有什么意见?”
“张导,拿到金熊奖是不是因为巩莉是评委主席的原因呢?”
看看这些记者的问题,尼玛什么时候你们这么八卦了,拿了金熊说是因为巩莉当评委主席的原因,章紫怡没拿影后你又说是因为巩莉对她有意见,不就是老谋子曾经跟巩莉有过一段感情么,你们一直在炒这个话题有意思么?
看来国内媒体的节操也基本上没了,周白心中想道。
老谋子跟章紫怡心里面都像吃了苍蝇一般,本来拿了金熊已经是一件非常圆满的事情,结果被人这么问,简直是在活生生的添堵,可是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又不好直接发火,只好保持着微笑没有理会这些记者,径直往前走。
“麻烦让一下,我们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已经非常的疲惫,现在最想的就是回去好好休息,以后有机会再接受大家的采访。”周白口中说道,然后跟张一谋这些人挤开记者上了车,直接离开。
好些个记者并不死心,他们也有所准备,竟然开着车跟着周白他们的车,像块牛皮糖似的。
“这些人没一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