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不太相信发生的一切,只是被车撞后,竟然毫发无伤,这一点让人不解。想起兜里还有手机,于是拿了出来。这是一款新上市的苹果手机,出门前,特意把电量冲满。摁下开关键,手机屏幕亮了,用手指划了一下密码符号,进入系统。手机信号栏是空的,点开时间项,显示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不敢相信。我以为眼花了,又认真看了一遍,上面清楚显示着1672年8月3日上午10时25分。
我努力回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试图理出有用的头绪,结果显得徒劳。经过短暂的恍惚之后,意识逐渐变得清醒,现实摆在眼着,相信与否已无关紧要。《夏洛特烦恼》《大话西游》等电影场景浮现出来,我果真回到了300年前,可惜没有月光宝盒。既然这样,那就好好探个究竟。
经过一番乱七八糟的畅想之后,我再次注视眼前摇着蒲扇的男人,说:“敢问尊姓大名?”
男人缓缓说:“山东淄川蒲松龄是也。”
“啊!”我顿时错愕,未曾想到竟然能见到蒲松龄本人。这如梦如幻着实让人匪夷所思,大名鼎鼎的《聊斋志异》的作者,被誉为中国小说之王的人,现在就活生生站在面前。
“您——就是蒲松龄?”我还是觉得不可思义,又确认道。
男子一脸不屑,愤然道:“读书之人,坐不更名,行不改姓。”
我由当初的满腹疑问,变成一种喜悦,忙说:“误会,误会。你的《聊斋志异》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我平时最爱不释手的书,如今能见到作者其人,始乃三生有幸。”
男子一脸惊诧:“汝乃是何人?迄今为止,吾之文从未曾示人,汝怎知此书?”
我一听,顿觉刚才言有所失。细想来现在是1672年,那么蒲先生应该是刚写此书,书成之日已是几十年之后,难免他会万分惊讶。现在提还为时尚早,况且蒲先生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耗费近40年心血成就的小说集会成为千古名作。
我换上微笑的面容,礼貌地说:“可否坐下说话?”
男子面容比开始温和许多,右手拂袖,左手摆出一个请的姿势。我便盘腿坐在席上,他也以同样姿势对面坐下,提起放置在青石板上的茶壶,翻过两只倒扣的茶杯,倾倒出色如琥珀般的茶汤。他说出一个“请”字,我道了声谢,端起冒着热气的茶水。因为口渴多时,嘴里也是干巴要紧,当茶水顺着肠胃下流时,一种难以言表的畅快传遍全身。不禁道:“好茶!”
先生道:“汝言非虚,此乃上了年份的祁红。”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好茶。好茶。”我幸亏平时就爱喝茶,顺带读过几页陆羽的《茶经》。
先生脸上挂起笑容,说:“不错。茶亦吾之爱,生活虽贫,唯茶不可贫也。”
我细啜了几口茶,说:“先生见我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甚奇!”
“说来话长。在说之前,我有一个请求。”
“请言。”
“先生说话听起来文绉绉的,我仿佛在读文言古书,听着不习惯,理解起来也有难度。可否说得浅显一点,或者直接说白话也可。”
男子拂了几下胡须,道:“可以,倒也不难。”
我笑了笑,说:“其实,我来自三百年以后。”
男子满脸狐疑:“三百年以后?”
“对,三百后以后,准确说是2017年。那天……”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细述出来后,男子呆若木鸡一般,也许是惊讶,也是不知若云。
接着,我又问:“现在真是康熙十一年?你真的是蒲松龄先生?”
男子愣了半晌,说:“在下的确是山东淄川蒲松龄,你刚才说的那些事,我暂时还不能理解。不过,现在就是康熙十一年。”
我短暂的兴奋之后,又有一种怅然,喃喃道:“我果真穿越了啊。这该怎么办才好,家人、朋友、同事若发现我失踪了,那样情况将会很糟糕。”转念又一想,“既然事已如此,那就顺其自然吧,反正在那个世界里也感觉不到丝毫的快乐。”
蒲先生说:“你的故事还是真是十分精彩,在我辛苦收集而来的妖狐鬼怪中,倒无一例能赶得上这一件。若不是你的衣服和发型等皆然相异,我还真不敢相信你是来自未来。古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误入世外桃源,倒也可以信以为真了。”
时近正午,气温转高。八月天气尚未出伏,虽在树萌下,倒也不曾感出多少凉意。不远处的一汪泉水正沽沽流淌,泉眼旁竖着一座石碑,上书“柳泉”二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