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田头(续)(1 / 2)

咱村的那些人 院丁 2050 字 2017-10-30

我们村地东边有一条水渠,是一条七十年代兴修的水利工程。原来在张居文的主持下也与周边四个村联合建过一个小型提灌站。可后来几年渠里不下水,提灌站也报废了。这几年国家在农业水利上投资增大,田头争取了一个直接从渠内提水埋管道入地的水利项目。项目刚下来,他就申请扩大为两个村,并且郑重其事的和水利员谈,一定要把邻村加上。水利员以为邻村做了田头的工作,田头说了一番话,水利员这才恍然大悟连夸田头会算账。这是咋回事?原来如果只是咱村一个村去安装水泵,埋设管道。经过邻村村民私人的地块,集体与私人打交道,只有集体吃亏。把邻村拉进来,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还减小了集体的建设成本。果然跟邻村一商议,邻村天上掉馅饼,心存感激。哪里还敢提什么挖地赔钱的事。乡长知道这事后也说田头这事办的是利己又利人。

这几年各地都兴起了村村盖舞台,还以这个名义到处募捐。搞得各村在外工作人员有点意见也不敢提,咋?家乡搞建设你不支持,给的少了还给你到处张扬。田头就一直不搞什么舞台募捐,他说周围村都盖起了舞台,就相当于给咱村盖了。有点钱干点别的!说了这话没多长时间,田头就争取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办到了咱村。全村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进中心。为了减轻老年人负担,田头让人给在外工作的村里像样的人都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希望他们支持养老事业。他们接到信积极捐款不说,有的人的父母已经接到外头,都在询问能不能回到村参加日间照料中心。当然可以!不少没接到电子邮件的人还捎话找田头的茬哩!

咱村里,有个大事小情人都会想起田头。比如说去派出所分个户,这样那样不合适。田头去个电话,办了。想生个二胎,办个准生证。也找田头,田头就烦了。这事找妇联哩么?人家妇联说了,不知哪里不合适。那我有什么办法?不合适再等两年吧。什么事在田头这里验证了确实行不通才算了。儿子要结婚了,找田头来借点钱,这你不能说没有吧。田头说,我是有点糟钱,可投资也大呀。差多少!不行就给信用社打个电话贷一点不就行了。有的人过不去就真贷了,有的人再想个法子就过去了。反正开了口没拿到钱也没人记恨田头。

说起村里的人情往来,田头很是挠头。自己本来没来往多少人,可你干这干部久了,那户能不打交道。打了交道就有了情,人家有个事前来请你你说你去么?不去人家说你不给面子,惹了人了。去吧咱自己过事还看着多大的阵势几乎全村都有礼。田头那年六十了!正赶上党中央从严治党,村里人都知道日子,闹闹哄哄的传言到时候肯定会大闹!吓得田头悄悄买了几张飞机票跑到外地旅游了一圈了事。还真是,自那以后村里没啥人闹六十了!人都说哩,你张晃个啥劲哩!人家田头六十都悄没声息,咋?你尿的高哩!

田头也有件闹心的事,那就是接班人的事情。原来的村长与田头同岁,是个实在人。他比田头任职的时间都长。原因很简单,本人的能力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就是他在本村的亲戚比较多。村主任实现海选之后,他的这个优势就更明显了。结果就这样一届一届干下来,竟连续干了八届。连田头和村长自己坐下来,几盅酒下肚。两人都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自己当头当得有种负罪感。咱两也干的时间也太长了,当得当坏了!也没人接班了。两人又回忆起那年村里的张旺子本来争着要干村长,结果一选没过半。这下气给放了!这几年也没人争着要干了。村长说,这两三茬年轻人现在都忙着挣钱,那个心思在这上面。有点能耐的就跑到天津,北京。村里的专务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说了这话的第二年,村长就卸了任,去省城帮儿子看孙子去了。两三千口子人的村子哪能没有村长啊!于是田头就从东头往西头去物色,结果很失望。张旺子还很想干,可他前年得了脑血栓,他很想把那口气给顺了。可田头心里说还是算了吧!当干部哩!不是纳命哩。只有村东头干菜店里的小挺合适,于是就跟小挺谈。小挺倒是很愿意干,知道每年还有工资发着。结果就定了小挺是村长候选人,别人也没吭。可人家明确要求差额选举,于是就有人提出说把差额定为张旺子。田头觉得这个不妥,没有同意。张旺子道了这事,跑到乡里去闹。最后不得已这样定了。选举结果张旺子当选,小挺也过了半,干了副村长。

张旺子也不含糊,上任之后就和田头商量,真彻底的治理全村范围内的垃圾,田头表示支持。村里有个豁口,处在村子的北边,比较偏僻。村民们上地啥的就少得扔点垃圾,没过多久就有人倒垃圾。一年没下来那里就成了垃圾场,群反映强烈。张旺子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堵豁口治理垃圾乱倒。结果就和村民张炳彦干上了。炳彦是个老头,他的不少地就在豁口附近,豁口开着对他有利。张旺子一出要堵豁口,张炳彦就放出话来要跟张旺子对阵到底。张旺子亲自监工堵豁口,张炳彦就来工地大吵大闹。着了急了就睡在工地地打滚,张旺子急火攻心,一头栽了下去。豁口倒是堵住了。张炳彦见张旺子住了院,赶忙住到了女儿家去了避祸。趁这个当里,村里把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