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也不会吧,我和你爸离开中国的时候,都是说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应该不会像60年代那样饿死人了吧。不过到是听说食品和药品管理很不好,经常出事。”
“我同学说,波士顿有一所学校所有学生吃饭的时候都食品中毒了,只有三个中国留学生没事儿,后来FBI找到三个学生,以为是他们投毒,结果查下去不是投毒,而是食品中毒。大家就纳闷儿啦,为什么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都中毒了,美国的学生也中毒了,唯独只有中国留学生没有任何问题,于是继续调查三个留学生。最后说是中国学生在国内都长期在有毒的环境中生活吃着有毒的食物,所以身体都产生了抗体,一般的毒素都难不倒中国人。”
“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不知道,听人说的。”
“道听途说,不一定可信。”
“我也不完全相信,不过我觉得中国可能还不适合我们,你们千辛万苦才来到美国,我们不要急着回去。等些年,以后中国更好了,我们才回去也行。所以,现在学习中文没有用武之地,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说来说去,你还是不学中文?”
“我的道理比你充分,如果你能说出让我学习中文的充分理由,我也可以学学。”
“好吧,随你的,不要以后后悔就是了。”
“没有争取才会后悔,随意盲从才会后悔,我为什么要后悔?”
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一生中从不后悔的人呢?
曲方堂因为儿子的原因,并没有一回国就去北京发展,而是陪着儿子在上海呆了一段时间,因为他担心着这个从小在美国长大,受到美国文化熏陶的儿子不能很好的适应中国的生活和中国的各种环境。
有种人比美国人还更难适应中国,那就是已经移民的中国人。他们出自中国,比起美国人更加难以接受中国。
曲龙阅自己并不担心在中国能否适应的问题,多数美国人都有种特别强烈的自豪感和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总认为美国的一切都是世界最好的,那么美国人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既然美国人是最棒的,那么还有什么是美国人做不来的呢?在美国人的骨子里,他们能够拯救地球。
一些美国青少年也有一种把人类的命运担在肩头上的使命感,不过美国式的使命感不像中国式的使命感。
美国式的使命感是美国人觉得我们是人类的精英,在地球上已经无敌,是时候代表人类挑战太空了,我们美国用消费和高科技给人类多大的帮助,为什么居然还有人要反对美国呢?跟着我们不是可以改变命运吗?所以美国总是强迫别的民族一定要接受美国的意识形态,不接受那就修理你直到你接受为止。
中国式的使命感不同于美国的地方在于我们既是一个骄傲的民族,又是一个谦虚的民族,而且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最惨痛的卑微的历史的一个民族,我们不可能像美国人一样只有骄傲,因为我们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所以中国的使命是让整个人类自由选择的道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
2018年底到2019年上半年,曲龙阅在中国可以说接受了全新的教育。七次准备放弃,七次被上海金城的U18主教练刘顺彰挽留。
以前被人诟病只懂得乱花钱买些不实用的大牌吸引球迷眼光的俱乐部形象得到改善,既然大家志同道合,就应该携手并肩。
曲龙阅水土不服,老是嚷着这不好那不好这不如美国那不如美国,刘顺彰就积极沟通交流,尤其是带着曲龙阅去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的展览,去长城去故宫去跨海大桥去青藏铁路去孔庙,逐渐的培养曲龙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最让人佩服的是,刘顺彰不辞辛劳的每天晚上用英语给曲龙阅念中国的四大名著。逐渐的改善曲龙阅对自己民族的一种缺失了很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逐渐将美国式的人类英雄主义转变为民族爱国主义。
刘顺彰不辞辛劳的这样做,一是作为一名好教练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一个迷失了民族共同心理的同胞应尽的责任,二是他从专业的角度发现,这是个练足球的好苗子,他的身体素质,他潜在的天赋都是他们那一拨儿孩子中最出色的一位。
在刘教练看来,当时整个金城俱乐部的孩子们当中,也仅仅只有三个孩子的天赋可与曲龙阅相比。一个是姑友文、一个是官振龄,可惜这两个孩子一个是打后卫的天才,一个看来多半今后都是门将的材料,都是防守型的球员。另一个只在俱乐部训练了一年多的小男孩已经被选送去了德国,那就是文卫明,把文卫明也算上,他也是守强于攻的风格,未来说不定也是把位置放在后卫线的概率更大。
曲龙阅是天生的进攻型人才,虽然不规范不系统的训练造成他的基本能力的缺陷,不过他的气势和他的机敏,他的过人的速度和体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不足,最难得是他那种与生俱来的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