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耀眼的资历和成绩,但对足球的热爱使他不愿意离开足球,坚持在足球领域奋斗。得益于中国的足球改革,推进了校园足球建设,这些在有条件的普通中学组建的校园俱乐部或者校队足球校队工作的教练都能得到国家工资和奖金津贴,属于事业单位编制的工作人员。
李教练是四川人,所以经过本人和学校双方的双向选择,来到南充高中工作。据说,在南高艰难的获得第二届新高足联赛冠军之后,南高的邓新标校长就开始四处活动,希望能够为校队更换一名更有经验更有执教能力的主教练,这个时候李健雄经人介绍出现在邓校长面前,经过不到半个小时的沟通之后,双方就觉得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并且是一件具有很大挑战性和值得期待的事情。
李教练对邓校长说过,如果不是你们队有江大京,也许我还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答应你的要求与你合作。
李教练相信,不仅是徐校长和南高、南充球迷,还有很多知道江大京的人都会非常关心江大京,而他自己就非常期待帮助江大京成长。
李教练多次与江大京的父亲江竹恩进行交流,一次他特别对江父指出:“我踢球十多年,当教练十多年,仅仅只在少数人身上看到过大京这孩子的特质。也许现在会有人认为我的话太夸张,如果没有意外,十年之后,我的话恐怕会被人认为太保守。江大京,你的孩子正在表现出来的是具有彭伟国的定位球能力、容志行的传球过人、马明宇的远射、中田英寿的比赛阅读能力、中村俊辅那种细腻到可以用脚开易拉罐拉小提琴的脚下技术!”
听完李教练的话,江竹恩忍不住内心的狂喜,但是又担忧天才被埋没。所以问了一句当时被人知道一定会笑掉大牙的话:“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成为哈维、里克尔梅、齐达内、皮尔洛、巴拉克这样的中场大师呢?”
李教练却没有嘲笑江竹恩,只是有点失落地说:“我不知道,因为在亚洲以前没有过,现在也没有,我从来没有和这些大师一起比赛过、训练过,我真的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成为他们。不过,我知道的是,大京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欧洲,只有在欧美这些足球文化发达的地方才能产生这样的大师,在我们亚洲,没有这些大师成长的土壤,至少目前没有。”
在江竹恩考虑同意江大京是否去阿贾克斯的时候,应该也有想到这个问题。是的,在中国,甚至亚洲,都没有这种形成大师的土壤,这不是物质的条件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关键是文化,是文化的熏陶。这不是在漂亮的足球场和各种硬件设施设备堆砌下能够积累出来,也不是把米堆积起来就一定能变成饭。正如即使有优秀的教师,优良的教学设备,一样不代表能提高教学质量,这只是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江大京终于开始了留学生涯,虽然江竹恩在江大京高一的时候拒绝了很多俱乐部的邀请,但是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在合适的时候让江大京去欧洲留学的想法。对于国内一些俱乐部把一群小孩集体送到葡萄牙、西班牙、巴西等国去留学的做法,江竹恩是不赞成的,一是这项制度曾经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能够真正学到东西。而且过早去欧洲留学,在孩子心智都没有成熟的时候,很容易让孩子迷失,既失去中国的东西,又没有在欧洲学到东西。
江竹恩在和江大京讨论的时候曾经对儿子说过:“如果你很早就去欧洲留学,就好比你本来还不会走路,就一定要去学习如何跑步,有点揠苗助长。也好像是邯郸学步,你去学别人的走路姿势,结果连自己本身的走路姿势都丢掉了。虽然说早点去欧洲,有助于你从小就在一个正确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许会发现,那个环境能够产生出欧洲的球星,却产生不了亚洲的球星,因为文化底蕴不同。况且现在中国的足球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没必要那么早就出去。”
“而且也许你到了那里才发现大家的训练方式基本上也没有区别,其实区别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就好像当年南方汉人政权始终不可能在骑兵上超越北方游牧民族一样,那些游牧民族是生活在马背上的,他们和马的联系我们汉人永远也学不来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简单的学习别人的骑兵,我们可以发挥我们自己的长处,培养我们自己的骑兵。欧洲足球强国的孩子与足球的关系和对足球的理解是我们学不来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角度去发展足球、学习如何踢足球。每个民族都是自己的特点,不能强求,不能去完全附和别人,那样我们就连自己都会迷失掉。”
江竹恩是大学历史教授,博士生导师,所以就算对足球算不得内行,但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解释中国足球与欧美足球的区别还是达到了一定的理论境界。
在江大京办好一切手续要正式启程去欧洲的时候,江竹恩和妻子曾经讨论过要不要一起去荷兰陪他一段时间,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离开过自己,长时间离开过家,万一受到委屈,遇到磨难该怎么办。讨论的结果是江竹恩说服了妻子,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年***、***、蔡和森、张申府这些革命领袖就去法国留过学。永远躲在自己父母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