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家园!”
--浩哥儿以家园称呼正在开发的荒野,显然是真心将西北当成科学门的另一个家了。这里,今后可是郭大哥和自己的大姐生出的孩子的基业,谁敢伸手,老子剁了他!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逝而来,扬起高高的尘土,马背上正是楼大郎,他一脸慌急,远远地就高声嚷嚷道:“郭上仙!郭上仙!大祸临头了!大祸临头了!”
郭大路的瞳孔一缩,看向浩哥儿,意味深长地道:“看样子,我等的不速之客,上门了。”
并没有不速之客,只有一封信。
郭大路的帐篷里,所有的科学门门人都挤在这里,地方小,大家都坐在地上,连雄初梅和二妞也不例外,只有王德恩给郭大路端了条小板凳。
楼大郎喘着粗气,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郭大路:“郭上仙,今儿雪糖铺的掌柜给我送来一封信,我拆信一看--我的天爷爷,可了不得,出大事了,赶紧给你送来。”
郭大路接过信,并没有拆开,问道:“送信的人呢?”
楼大郎擦了擦汗:“掌柜的说,送信人扔下信就走了,那人虽然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可是看行走言语,却是个当兵的,还有,送信人骑的马也是极好的,必是军中坐骑,绝非老百姓家里用来拉车耕田的役马。”
郭大路轻笑一声:“是当兵的吗?那是自然的,在这西北,势力最大的不是修行者,不是精怪,不是部族,不是泥胎木偶一样的朝廷官府,而是大大小小的军头!咱们如今开发的这些地,当初就是向军头们买来的,他们眼见着不值钱的荒地快要成了良田,终于忍不住伸出手来了。想来这封信,该是一封宣战书了。”
楼大郎的脸色有些古怪:“这信的确是西北的一个军头送来的,不过,却不是宣战书,他、他是想来做笔买卖的。”
郭大路一怔:“做买卖?这话怎么说的?”他拆开了信,一目十行看了下去。
只见那信用的却是郭大路“发明”的新式版样,从左到右书写,还用上了标点符号,简体字,甚至看那笔迹,应该用的也是铅笔,信中所写内容倒简单,先是恭喜科学门在西北找到了地下暗河,眼看就能开发出数十万亩良田,这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很快笔锋一转,写道“西北者乃西北人之西北”,科学门虽然是修行者,却是外来户,这样独霸数十万亩百姓赖以生存的良田,只是用来种植仙草灵木,却置嗷嗷待哺的百姓于何地?上仙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违天道!
接着,信里的语气又转缓和,言明,西北灵气稀薄,就算科学门开发出了良田,也难以种植出上好的仙草,不如由各地的军将多花银子,将土地从科学门手里加倍收回,用来安置百姓,造福桑梓,岂非一大美事。
郭大路看到信的末尾,署名却是天山飞将军,他一边将信转交给浩哥儿、傻大个等人,一边问楼大郎:“这天山飞将军是何人?你可识得?”
楼大郎道:“天山飞将军姓叶名飞,是西北十三太保的老幺,他因为镇守天山,我倒是从来没有见过他,不过,他的手下倒是经常来雪糖铺子买各种器物、书籍,想来那飞将军是极爱我后隆村出之物的。”
郭大路笑道:“怪不得他写的一笔好简体字,倒比咱们一些门人弟子强。”
楼大郎闻言脸红了红,他虽然拜在郭大路门下,却因为开发西北棉纺织业一事,没有多少时间在义学学习,至今还不习惯硬笔书写,只会用毛笔,至于其他的化学、物理等功课更是提也不用提。用义学里流行的一句话讲,楼大郎面对那些课本,每个字都认得,可是连起来,却硬是混不知所云。
这时,众人已经将信件传看了一遍,浩哥儿一拍大腿:“果然如郭大哥所料,西北有些不知死活的贪心家伙,盯上咱们开发出来的水井良田了!他还有脸说加价回购?我呸!就算是加一百倍,咱们也不还!”
傻大个倒冷静得多,他弹了弹信纸:“这个飞将军,倒也并不是为自己一己之利,他不晓得,咱们科学门开发这些土地,并不是用来种仙草炼仙丹的,而是种棉花种神豆,都是大大有益百姓的大好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