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龙滩(1 / 2)

小龙滩没有小龙,只有白石遍地的河滩和破旧的渡口。

自打上游不远的地方修了桥,这渡口的船家便越来越少了。毕竟穷人家过河,宁可多花半个时辰从桥上借道,也不远被船家赚取一点银子。而有钱人家呢,又往往拖家带口,要么就骑着高头大马,他这小船也渡不了别人,别人也不放心乘船。周围十里八乡的人知道修了桥,便很少来此地了。

而在此渡河的大多是一些不识路的生人,初来乍到,不知道上游有桥。又或者的确是有急事,只能破费这一次。可是这样的人,有时候得等上半天,才遇得到一个。艄公们实在赚不了银子,养活自己都难,更不要说一大家子人了。于是便陆续有船家,所幸不干这买卖了,改在水上打渔。一来二去,渔船倒是有了不少,渡船反倒稀少了。

这渡口,也就渐渐没落了。也许等到哪一年,大水一冲,木桥一断,这里或许才能再度热闹起来。

打鱼的张老头去年还做着艄公的行当,不过今年已经彻底不干了。因为家里独苗的儿子要娶媳妇,而且看中的是邻村的一个姑娘。那女子样貌虽然普通了点,但是看那大屁股却像是极好生养的,这可让等不及抱孙子的张老头整天都乐呵得不行。

不过也正是这结婚的事情,让张老头最近可愁白了头。因为女方家里突然狮子大开口,竟然要一头牛作聘礼。对于穷了大半辈子的张老头而言,莫说是一头牛了,即便是一只小羊羔都足够他抓耳挠腮了。

但幸好他儿子还算有出息,在天穆城中找了一份不错的差事,每个月有十几两银子,虽然扣去日常花销,能够剩下的,已经不多了,但是至少让结婚这事儿有个盼头了。张老头看着儿子也渐渐有了出息,打心眼里高兴,也跟着忙活了起来。于是便收起在家里享清闲的心思,又摇着船出来打渔了。虽然打渔赚不了几个钱,不过补贴补贴家用,还是可以的。就这样,父子俩为了一头牛,累死累活。

张老头老来得子,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了。不过精神头却不差,往往是这条河上来得最早的渔夫,这让不少的人都大为佩服。

小龙滩上还颇为冷清,除了水声,什么都听不到。

这里水面开阔,这里往上一两里的地方,水面还只有几丈宽。可是一到了这小龙滩,水面一下子便张开了,好似青龙张嘴一般,竟然有十几丈宽。湍急的水流一到了这里,想不慢下来都难。这里以前被用做渡口,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今日天气不错,是个郎朗的晴天。

张老头的船不大,网也不大,虽然小伙子们常常劝他换个大网,好捞大鱼。但是张老头总是笑笑,不置可否。其实他知道,以他这般年纪,这么大的网可谓是绰绰有余了。他慢慢地将船划到了往日的风水宝地,悄悄张开了渔网,下网。

正无聊地等待着收网时机到来,张老头瞥见一条人影来到了对面的河岸。

他虽然人老了,耳朵有点背,但是眼睛却尖的很,跟鱼鹰似的。一对藏在缝里的黑亮眼睛朝对岸仔细一看。

嘿!他不看还不要紧,这一看,这是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张老头对天发誓,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般美丽的女子。

要知道,乡下人不怎么重视相貌,不丑不美,便已经是极好了。相比于相貌,反倒是膀大腰圆屁股撅的女子更受欢迎,毕竟这种女子好生养。对于乡下人来说,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比啥都重要。

可即便是此种观念深入骨髓的张老头,一见到这女子,也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完全忘了往日那些‘中看不中用’之类的粗鄙之语。这女子当然也是好生养的那种,这沉甸甸的胸口和那挺翘的屁股,一看就知道是延续香火的好手。要是这女子能当自己的儿媳,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能抱上大胖孙子了。

不过这女子最吸引人的还是她绰约的风姿。做艄公的时候,他听路人说什么‘清水出芙蓉’,起初只觉得好生可笑,这清水芙蓉,有啥好看的?也是算是夸赞人的话?不过到了这时候,他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句话说的不是相貌,而是气质啊。

老头想着想着,便出了神,手中渔网乱做了一团,他也没有发现。

“船家。”

女子的声音很悦耳,脆生生的,又略带几分少女的娇羞和矜持。虽然这与她雍容大方的仪态和那伟岸的胸襟,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却有一种别样的风情。

张老头四下张望,发现水面上还是只有自己一人,这才肯定这女子叫的是自己。他赶忙划着船去了对岸。刚扔下的网也被他拉了上来,毫无意外,一尾鱼也没有。

来到女子身边,张老头热情地说道:“姑娘,你是要过河吗?”

这女子十分有礼,并不因为张老头只是个一穷二白的渔夫而显露出高傲或者不屑的神态,她笑着说:“不,老人家我不过河。”

张老头恍然大悟道:“那你唤我来,就是要卖鱼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