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青葱岁月(1 / 2)

萧剑和奶奶从少林寺回到老家,三间茅草房依然立在那里,由铁将军把着门。房子虽破,那也是家,只是房顶长满了野草,屋内布满了蛛网。祖孙二人收拾一番,便安顿了下来。昔日欺负萧剑没有父母的小伙伴们,已经长大,果然懂事不少,见面热情地打着招呼,有的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十六岁的萧剑长成大小伙子,身材已经扯条,喉结开始突出,嘴唇上长出黑黑的绒毛。长期练功使得萧剑体格矫健匀称,行动干净敏捷,现在就能看出将来准是个干练的帅哥。

没在家的这六年,那几亩责任田,由萧氏本家代为耕种,回家后,奶奶便收了回来。奶奶劳动习惯了,只要身子骨硬朗,就不想闲着。萧剑已经长大成人,有使不完的劲,像耕种、收割等重体力活,自然是落在萧剑身上。奶奶只是拔拔草、施施肥,做点琐碎的轻活,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

萧剑参加了高中升学考试,勉强考上了县一中,是英语拖了后腿。县一中位于县城城关镇,是县里最高学府,拔取了全县的尖子生,由此看来,初中的文化课,萧剑学得还是相当不错,这主要是少林寺妙空法师的功劳。

升入高中的萧剑很不适应。这几年萧剑在少林寺自由惯了,虽然也起早贪黑,虽然也吃苦耐劳,但是没那么多条条框框。禅宗的修行,讲究的就是不着痕迹。萧剑不怕吃苦,习武吃的苦应该比学文吃的苦更多,他害怕的是没完没了的限制。此时的萧剑就像一匹自由惯了的野马,一时受不了缰绳的约束。

比如,晚自习,学校要求学生统一在教室上,萧剑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他受不了晚自习叽叽喳喳的热闹场景。于是经常一个人偷偷摸摸到实验室的走廊里看书,为此,班主任批评了他几次。

萧剑也不喜欢住学生宿舍,放晚自习回宿舍后,学习的同学很少,不是谈论某个女生,就是谈论某个老师。班上那个胖女生,在静静的课堂上放的那个响屁,轰动了好长时间。化学老师的那两撇小胡子,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讲课声,一抖一抖的,像两把活动的小刷子,老是让人分神。萧剑不愿参与这些八卦话题,就一个人到操场上锻炼身体。

萧剑发现自己不喜欢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与同学交往。周末回家,萧剑把苦恼告诉了奶奶。奶奶突然警醒,在少林寺的这六年,让孙子和社会脱节了。必须引导孙子尽快融入集体、适应社会,奶奶暗想。应该和孙子好好谈一谈。

周六晚上,吃过晚饭,奶奶拿起针线活,把萧剑叫到身边,边做针线边和孙子聊了起来。

“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奶奶缝了个针脚,假装不经意地问。

“科学家?学者?商人?没想过。我要做一个改变历史的人!反正不做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师父专门嘱咐过!”萧剑嘻嘻一笑,有点不好意思。

“好孩子,有志气!要改变历史,你一个人能行吗?”奶奶拍了拍孙子的肩膀,继续追问。

萧剑陷入沉思,似有所悟:“一个人不行,得有人帮我!”

“是呀,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些成大事的人,哪一个不是有一批人在帮他。光杆司令是成不了气候的!”奶奶语重心长地说。

“知道了,奶奶,我要主动跟同学们交往,应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呆时间长了,也没意思!”萧剑悟性很高,一点就透。

“还有,孩子,你要注意观察社会,社会才是最大的课堂!”奶奶进一步嘱咐。

从此,萧剑像是变了一个人,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交往,而且特别注意观察细节。开学初,大家觉得萧剑有点难以接近,不轻易和他人交往。帅哥往往比较孤傲,而且异常自恋。没想到和萧剑交往之后,发现他就是一个率真、义气的大男孩,孤傲只是个假象,吃了帅气的亏。

此时萧剑的世界里,没有谎言,没有欺骗,像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大家都爱跟既简单又好看的人交往,很快,萧剑就有了一群朋友。关系最好的有三个。一个是同桌,是个漂亮女生,父母在市里工作,从小跟奶奶在县城长大。一个是班长兼体育委员,为人朴实,爱好体育,虽然父亲在县教育局工作,但是从农村长大,与萧剑有不少话题。另一个是劳动委员,来自农村,体格健壮,待人热情,有点小心眼。

同桌是个可爱的女孩,眼睛不大,皮肤白皙,一张娃娃脸,一笑俩酒窝。同桌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瓜子糖果不断。到了晚自习,同桌就把吃的拿了出来,全部放到桌洞里,拿出一颗,夸张地剥开,故意让萧剑看到,小嘴一张,麻利地放到嘴里。好像是炫耀,又不是,因为她有所期待,期待萧剑向她讨要。萧剑就当没看到,继续把眼光投向书本,尽管有的糖果连见都没见过,就是假装不知同桌吃零食这件事。撑到最后,同桌实在撑不住了,碰一碰萧剑的胳膊,正大光明地拿出糖果,问萧剑吃不吃,萧剑只能勉为其难。

生活委员和萧剑一样,完全来自农村。他很积极,班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