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告读者书(1 / 3)

这个欺负妈妈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本村村长。自从爸爸去世之后,村长以看望困难群众为由,经常到家里转悠,总是不停地在妈妈身上打量,看来,他打妈妈的主意已经有一阵子了。这家伙白白挨了贾三一镰刀,有苦说不出,村里有人问起,他就说屁股被狗咬了一口。贾三却把这个平日里人模狗样的畜生永远记在心里,他心中暗想,等我长大后,一定叫你个狗娘养的家破人亡!

贾三辍学了,虽然功课很好,但是谁都拦不住,他要挑起家庭的重担,他要带着瘸妈妈和傻哥哥摆脱屈辱。接连不断的挫折和屈辱,让小小的贾三受尽了凄凉,让他稚嫩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报复,让他对人对事冷酷无情,让他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是生活的无情,逐渐磨砺出他偏执冷酷的反社会型的品格。正是他的这种品格,既能让他出人头地,也能让他堕入地狱。

一个辍学的未成年的孩子,要在社会上立足,谈何容易!在短时间内,通过正当途径获取财富,是不可能的。贾三决定另辟蹊径,偷,会来的快得多。尝到几次甜头之后,贾三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决定干一笔大的。他不听妈妈的劝阻,看到妈妈那涣散的眼神和憔悴的面容,心里就隐隐作痛。亲爱的妈妈,我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让你过上好日子,为了让我们这个家不再受欺负。对那帮警察,贾三压根儿就没放到眼里。

东郊纺织厂里,有一批绕电机的铜线,堆在墙角好几年了,弄到手准会卖个大价钱。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国营企业都有上面下达的任务指标,职工虽然不富裕,但是不愁没饭吃。大家都穷,差别不大,差别不大就会避免很多罪恶。所以,那堆铜线放在那里,厂里的职工既不管,也不偷。

贾三到厂里转悠,无意中发现这笔财富。夜晚,贾三叫哥哥在墙外接应,只身翻墙进入厂区。一捆捆的铜线太重,贾三力气毕竟还没长成,因此搬运极不方便,就在贾三吃力地把铜线推上墙头的时候,被巡逻的厂警抓住了。

当时贾三刚满14岁,正好到负刑事法律责任的年龄,因未满18岁,从轻量刑,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哥哥是智障,且是从犯,因此免除法律责任。贾三在狱中想了很多,为这点小事做半年牢,代价太高。失去自由的这半年,不仅不会创造任何价值,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声誉,世人会给自己贴上一个坐过牢的标签。小小的贾三已经明白,在世道上混,心狠手辣只能是暗的,明面里要谦和守法,这是做给那些单纯而善良的世人看的。再说,坐牢的这半年,不知道妈妈又经历了多少煎熬,再也不能让妈妈经受打击了。

贾三出狱后,妈妈老了许多,头发已经花白,眼睛也哭花了。贾三安慰妈妈,不会再去做那种小偷小摸的事情了,顶没出息,他要积蓄力量做大事。他要赚好多钱,他要把欺负过自己和家人的人踩在脚下,他要让妈妈和哥哥过上富裕的有尊严的生活。

不管做什么,得有一个好身体。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贾三听说山上道观里有个道士,武功甚是高强,他就一路上山寻访,意欲拜师学艺。然而道士不问尘世多年,执意不收。贾三决心已定,跪在门外不起。正值隆冬严寒,大雪纷飞,贾三在雪地里整整跪了大半天。

道士被贾三的诚意感动,答应传授武功给他,但是不承认师徒名分。道士练的是太极,源于易学阴阳五行和中医经络理论,讲求颐养性情、以柔克刚,集强身健体与技击对抗于一体。贾三学得特别刻苦,道士教得也就格外认真,没过多久,贾三就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从资质上看,贾三是块习武的好苗子,但是道士总觉得这孩子身上戾气太重,担心学成后会危害社会,于是教完吐纳方法和基本招式之后,就叫贾三下山了。即便如此,贾三对付三五个常人,已不成问题。

转眼贾三长大成人,靠着残忍的手段、机智的头脑和一身功夫,他已经成为东郊一带无人敢惹的一霸。贾三虽然残忍,但是思虑周全,所以没让警察抓住什么把柄。让人屈服的两样东西,一是拳头,二是金钱。已经有一群小弟屈服于贾三的拳头之下,贾三要带着这群小弟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其实,人生的第一桶金,没多少是光彩的。

历经多年冲刷的灞河,在河床的两侧,沉淀下一层厚厚的细沙。沙子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需用量很大,看到采沙场络绎不绝的车辆,贾三就眼红。改革开放之初,这片沙场就被精明的南方人承包了,要想办法把沙场的经营权夺过来。贾三先是暗地指使人到采沙场闹事,今天弄坏采沙设备,明天拦截运沙车辆,收取过路费,弄得采沙场无法正常经营。然后,他又暗地让人转告采沙场老板,大名鼎鼎的贾三可以帮助他解决眼前的难题。于是贾三轻而易举地入股采沙场,而且是大股东。另外,在贾三的建议下,采沙场主管部门的领导也占了一份干股,当然,这不能摆在明面上。

很快,贾三就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超过了村长,就是那个曾经欺负贾三妈妈的家伙。贾三给家里盖了新房,原来村长家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