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计带着夏小天和夏宗清一路朝山前村去,之所以叫山前村,是因为这个村最靠山,也是附近山最多的村子。
夏宗清问夏小天家里情况,夏小天叹口气,只说好的,少说坏的,把几房合伙扣去五两银子和想卖她姐弟俩的事告诉他,夏宗清越听脸沉的越厉害,还想自己死了,卖自己孩子,能再回家也是不容易,得好好护着孩子。
夏小天看着夏宗清,这原主记忆里父亲是个敬长爱幼孝顺父母的,能不对上就不对上能逃避就逃避,所以天天蹲山上打猎存钱,疏忽了自己的孩子。
想着夏宗清偶尔带回家的山鸡野兔,到底有多少进了自己孩子的嘴,怕是都没注意过吧。
马车慢慢进了山前村。
呦!马车哎,这是上谁家的。村前小河边的村妇七嘴八舌讨论着。
是哪个大官来视察吧?李婶子说道。
开什么玩笑,大官马车比这还好呢,去年去县城我表姑家见过呢?那大马车可气派呢!村里叫马二娘的得意的说。
说的好像去你家似的,见过有什么了不起,叫陈绣花的说道。
嫉妒啥,你还没见过呢!马二娘叫到。
哎?怕是送人的吧,你看那马车走了。何家婶子说。
几个人互相瞅瞅,都各自洗衣服不再搭话。
到家时间差不多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夏小天虽然了解古代时辰,却自己来了之后完全懵逼,这种没有时间概念的人来说,可就只能看太阳了,夏小天就是这一类。
夏小天跳下车,推开门进院,奶奶,我爹回来了!
清儿回来了?清儿没死?夏王氏说着跌跌撞撞跑出来,夏小安也跑出来,看见夏宗清,大叫一声爹!一下扑进夏宗清怀里,爹没死,爹没死,正好,爹没死,啊!我再也不是没爹的孩子了,嘿嘿,嘿,呜呜呜,哈哈,姐姐,爹回来了,回来了,夏小安朝着夏小天大叫。
夏宗清搂紧夏小安对自己失踪的三个月满满的自责,以及对孩子的心疼。
夏王氏看见真是夏宗清哇哇的哭起来了,儿呀,你没死呀,没死呀!你这个挨千刀的,不死怎么不回家,不回来咋也不回来报个信,呜呜!
小伙计帮忙把东西搬进院子,就悄悄驾车走了,不忍心打破这温情的时候。
夏小天此时才有家的感觉,夏小天毕竟三十多岁,虽然这个小小身躯才十岁,也继承了原主的情感,却跟这个爹爹感觉上不是很亲近,大概是因为心里年龄差的关系吧,百感交集也就汇聚成一个子,爹!
夏宗清伸手摸摸女儿的头,这个女儿才十岁却不像别的女孩那样活的自在,想想自己这还走不利索的腿,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夏春娘因为养伤一直在屋里,听见夏宗清竟然回来了,在屋里把外头听个清楚,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夏宗清失忆了,最后听到夏小天去山里挖野菜得了株人参,还卖了钱买了吃的,就坐不住了。
反正回来也失忆了,合计商量其他几房把卖人参的钱扣出来!
院子里,夏小天跟奶奶解释,说早上挖野菜得了人参便急忙跑镇上卖,不但得了银钱找到了父亲还买了吃食衣服回来。
夏王氏和夏宗清把米面和肉端进屋里。夏王氏知道夏宗清失忆了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只吆喝作孽呀!
夏小天安慰夏王氏,奶奶,我跟爹爹去做饭,晚上我们一起吃饭,你好好休息,太难过了也容易伤身体。
夏宗清也道,是娘,身体重要,虽然儿子不记得了,可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夏宗清虽然失忆,这孝顺还是实打实的。
夏小安也拉着夏王氏的手,奶奶别哭别哭!
夏王氏连连点头,行行!估计你们一家人也有话说。
夏宗清跟着夏小天到了厨房,夏小天指指凳子让夏宗清坐着,夏宗清没动,夏小安跑着搬过来凳子,爹爹坐!
夏宗清看看夏小天意思是有什么帮忙的,夏小天咧嘴一笑,爹爹你坐就是了,有小安帮忙。
夏小安点头应是,我会做很多伙计,爹爹腿不好,好好休息!
说罢搬起一个小板凳坐在一旁认真的摘夏小天昨天采的野菜,几房几乎都不吃野菜,味道不好,自己家种着菜,谁会去吃这个,这也是每次夏小天姐弟俩能吃的菜,所以夏小安本能的去摘。
夏宗清也伸手帮忙摘起来。夏小安则抱着布匹衣服去找夏王氏,给了夏王氏两匹布和两身衣服。
回到厨房,菜已经摘好了。夏小天找出给夏小安买的衣服,糕点,糖葫芦,和乱七八糟的玩的,夏小安开心的转圈圈,抱着东西急忙跑回自己屋。
夏小天焖上米饭,又把大锅烧热,切了肥肥的猪肉放在锅里炒出油,把油盛出来,再把切好的五花肉扔进锅里,切了姜,蒜一起爆炒,没有料酒,把爷爷藏着的酒偷偷倒出半杯倒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