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筷子与治国(2 / 2)

一把椅子服侍老者坐下,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有些犹豫道:“老师,我们真的要扶持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吗?”

老者一声叹息:“想我孙承宗,四十一岁得中进士,蹉跎一十六年,没想到临到老了居然成为帝王之师。

更难得的是陛下天生聪慧,宅心仁厚,实乃老臣之福,百姓之福。

只是……陛下啊!帝王之道首重平衡,如今东林党一家独大,实非社稷之福。”

朱由校仍然有些犹豫,答道:“弟子之所以能够登基,左光斗、杨涟等人助力良多。如今要……要……弟子实在是于心不忍。

更何况扶持魏忠贤成立一党,日后不是又要发生党争。这样一来,我大明哪里还有安宁的日子。”

孙承宗笑了笑,开口解释道:“党争,自古就有,从未断绝。亲如父子、兄弟者,彼此之间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偌大一个帝国,出现党争又有何奇怪。

党争并不可怕,只要精心引导,将其转变为对国家有利的一面就可以。想要完全杜绝,根本就不可能。

治国跟吃饭类似,一支筷子吃不上饭;两支筷子和平共处同样吃不上饭;只有两支筷子彼此交集、碰撞,陛下才能愉快进食。

陛下所要做的,只是控制筷子碰撞的节奏和力度。

筷子一头细,一头粗。细者,可视为文武大臣,粗者,可视为普通百姓。陛下吃肉,筷子的细头能够沾到荤腥,筷子的粗头能够闻到气味儿。

这就表示从陛下到百官到百姓,利益均沾。也只有这样,陛下才能吃到肉,缺了哪一头,陛下也只能是干瞪眼。

有人拿筷子,手喜欢靠近细头,可是这样一来,远处的菜就很难夹到。

这就表示,治理国家不能只顾士族、官员的利益,否则国家就不能长久。

有人拿筷子,手喜欢靠近粗头,可是这样一来,略重的食物就夹不上来。

治理国家同样如此,不能只顾百姓的利益,不在乎官员和士族,这样的话国家就没有底蕴。

手不过份靠近细头,也不过份远离粗头,保持住一个平衡,才能正常用餐。国家……亦是如此。

陛下一定要谨记两个字,平衡。这才是一个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一家独大,一党独大,乃是取死之道!”

感谢何飘雪书友的打赏和推荐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