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吕家(2 / 3)

复兴之路 wanglong 4263 字 2016-05-28

里的一个区了,且不说生产,要盖多少房子?”

“那就是你不识时务了。这个项目对于省里,对于平泉都是香饽饽。其间有多少机会?能带动多少产业?换做你是市长,你还嫌红星的格局小了呢。我要是陶总,才不会抓什么精益管理呢,只要把这件事抓出名堂来,名利双收。”

“我爸就不赞成红星搬家。想必跟他有一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就是我,也不愿意。”

“我也不愿意。去了开发区,未必有现在的条件好,”范永诚扫了眼一尘不染整洁如新的客厅,“但是,领导的思维跟百姓的是不一样的,现实的利益和长远的总是产生矛盾。我看出来了,你对陶总比较钦佩……”

“谁能搞好厂子,我就钦佩谁。不和你扯了,我要回趟家,你去不去?”

“没别的事吧?没事的话我待会儿再过去。”

“今天我弟弟一家回来,我帮他们弄点菜……你手艺好,没急事的话你去买条鱼,再买点排骨。”

“那好吧,我去陪老爷子喝几杯。”范永诚丢下手里的书,去换衣服了。

吕绮的儿子范超班里组织去费园水库郊游了,家里只剩了夫妇俩,老范肯定不愿意自己搞饭吃,而且,老范跟吕绮父母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范永诚是外来户,但吕绮是红星子弟。她父亲是转业军官,当年当过中层,是从物业公司(当时叫生活服务中心)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吕绮有个习惯,当工作遇到困惑时总愿意跟老头儿聊聊。

范永诚去菜市场买食材,吕绮直接去了父母家。

“我昨晚看了厂台,新来的陶总不错,跟宋悦不一样。”吕父见女儿回来,“永诚呢?他忙什么呢?”

“他去买菜了。爸爸怎么能看出和宋总不同?”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嘛。我不懂什么精益管理,觉得就是抓基础管理嘛。这就对了,别搞那些虚的,永远要实实在在地抓基础管理,这才是厂长的本行嘛。”

“永诚说那样不行,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怎么是小打小闹?这就像过日子,总得脚踏实地啊。这些年厂里尽搞虚的了,什么创造和谐红星啦,岗位自治啦,要不就是对外投资,什么200亿啦,收到什么效果了?尽吹牛皮了。像人家陶总就对了,抓食堂管理,抓单身楼管理,立竿见影,群众都说好。我看你这个同学行。你看人家说的,要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福利,多好,多实在。”

说到这儿,门敲响了,吕绮以为是范永诚回来了,开门却见在市委办工作的弟弟吕纬带着妻子女儿回来了。老头子看见孙女马上高兴起来,刚说了几句话,范永诚和吕绮母亲一同回来了,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这种场合掌厨的永远是范永诚。吕纬又跟姐姐开玩笑,“老姐,你真有福气,怎么就选了姐夫这样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啊。害的瑞娟总是拿姐夫说我。”

“少来,你这是表扬他还是讽刺他?”

吕纬笑道,“当然是表扬了。姐夫就是优秀嘛。可惜了,要是姐夫去搞宏观经济研究,说不定出大成果了。最近厂里怎么样?听说你们换老板了。”

“嗯,是换厂长了,”吕父说,“是你姐的同学呢。”

“是吗?那可是好事。这年头,同学、战友,可是最硬的关系。跟你同学说说,提拔提拔姐夫呗。”

“是我高中的同学……他还记得你呢。”

“是吗?也是咱红星子弟?叫什么?”

“陶唐。肯定你不认识。那时你还上小学呢。”

“好像有点印象……对了,是不是那年因为打架死了人被拘留错过高考的那个?哟,蛮厉害嘛。今年多大?就执掌红星这样的大企业了……原来是他呀。”吕纬想起了什么,看着姐姐,但没有说。

“就是他。人家第二年考入了复旦。也算因祸得福吧……”

“红星是改朝换代了……老姐,市里也有大变动了……”

“是吗?怎么变动?”吕父对政治的关心超过了吕绮。

“还没公开,但不是什么秘密了。王书记要升了……市里的头头们这段时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都在跑呢。”

“跟你有关系?”吕父问了句。

“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过是个耍笔杆子的,伺候谁都一样。不过,在白俊生那个神经病手下做事简直是煎熬。政府黄秘书长对我不错,我跟黄秘书长提了,想到政府办那边,也不知行不行……如果能下去谋个实权副局长也不错,实在是不想在二科混了。”

白俊生是市委副秘书长,跟着市委副书记白涌泉,分管市委办综合二科,正是吕纬的顶头上司。

“你在机关待了七八年了,怎么还是这么幼稚?”老吕头不赞成儿子,“走一处不如守一处。跟领导处不来,要先检讨自己!”

“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