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巴萨的弯刀(2 / 3)

四世疑云 关外散闲人 4991 字 2017-11-18

验断定,这沙沟必有蹊跷。

因为在地势低缓地带,形成这种沙沟是常有的事。但是在这地势较高的沙包上,是绝不可能形成这种沙沟的。

即使真有这样的沙沟,刚才那么大的风沙也早就将其填平,绝不会到现在还能看到浅浅的痕迹。

那么这沙沟的形成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在沙漠上拖着重物行进中留下的,而且刚刚形成不久,所以经过风沙一吹还能留下浅浅的痕迹。

想到这巴老爹转身将想法告诉了两个商队伙计。商队伙计想了想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于是三个人顺着这浅浅的沙沟追寻而去。

这沙沟断断续续,有深有浅,有些地方已经被风沙掩埋看不出了痕迹。这更加坚定巴萨父亲的想法。

三个人加快了脚步,大概走出了有几公里的样子,突然发现前面的黄沙中有个黑影,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一时看不清楚。。

三个人放慢了脚步,慢慢端起了手中的猎枪,悄悄的摸了过去。

等三个人慢慢接近了这黑影才看清楚。不是别人正是失踪的巴郎。

只不过此时的巴郎整个身子都在沙子中,只剩下上半身还留在外面,所以从远处看就是一个黑点。

巴老爹叫了几声,可此时的巴郎紧闭着双眼根本不答应。看样子已经昏迷,失去了意识。

在巴郎身前不远的地方,还能看见有两个深深的沙窝。想必就是那两批骆驼陷下去的地方。

巴老爹一看便知不好,这是遇上流沙了。

在沙漠中除了炎热、缺水、风沙,最要命的就是这流沙。一旦陷入其中便很难出来,而且越挣扎陷得越深。

如果这要是遇上了别人,或许也就只能认命了。但是巴老爹是这里最好的向导,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身为蒙古族的他还有另一手绝活——套索。

套索是蒙古族特有的,原本只是为了方便放牧时管理那些不听话的牲畜,时间一长便成了蒙古族特有的一门手艺。

而巴老爹恰恰就是套索的高手,20米之内指哪套哪,从不落空。

巴老爹不容多想赶紧从腰间结下随身携带的绳索,做成一个简易的套索,对准巴郎抛了过去,不偏不正正好套中巴郎的腋下。

套中之后,巴老爹狠狠一拉,绳子立刻绷紧,套在巴萨身上的套子也随之拉紧。

巴老爹赶忙转身招呼另外两个伙计帮忙,另外两个人赶忙把猎枪别在腰间,抓起绳索拼命往回拉。

巴老爹越拉越觉得奇怪,以前他也曾用套索救过掉进流沙中的人,虽然很重但也没有如此吃力,他一个人使全力就可以把人拽上来。

可是这次三个人使出全力去拉,也是异常吃力,就仿佛同时有个人在另一端拽着巴郎。

巴老爹虽然觉得奇怪,但是也来不及多想。三个人使出吃奶得劲,终于把巴郎的身子从流沙中一点点拉了上来。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吓得三个人魂飞魄散。

就在巴郎的脚被拉出流沙的一瞬间,三个人清楚的看到在流沙中有一只手紧紧的攥着巴郎的脚踝。

那只手乍一看像是一只人手,五指分明,长着长长的指甲,皮肤呈现蜡黄色。可是仔细一看,却发现了异样。

那只手上分明长着一指多长的白毛,乌黑的指甲深深的抠入巴郎的脚踝。露出沙子的手臂青筋绷起,正在拼命的往回拉巴郎。

两个伙计一看,被吓得魂飞魄散,下意识的松了手中的绳子,摸向别在腰间的猎枪。

那只手似乎力大无穷,绳子松开的一瞬间,巴郎的身子瞬间被拽入流沙之中一大截。

巴老爹被这猛然传来的一股力道拽的一趔趄,赶忙冲着两名惊慌失措的伙计大喊:快抓住绳子!

两个伙计被巴萨父亲这么一喊,才从惊吓中清醒过来,赶忙拼命的拽住绳子,这才勉强止住巴郎身体的下陷势头。

那只手仍然抓住巴郎的脚踝不放,三个人使出浑身的力气也未能拉得动巴郎。

巴老爹急了,他知道再这么拉扯下去,巴郎的小命就彻底交代了。

情急之下,巴老爹回头冲两名伙计喊了句:抓紧绳子!自己则摸出别再腰间的猎枪,瞄准了那只手。

巴老爹用的是最古老的火药枪,这种枪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杀敌而是在威慑。

因为这种枪近距离射击的杀伤力还算勉强过得去,距离越远威力越小,更没什么精准度可言。如果是100米以外基本就是听响。

而且这种枪只能射击一次,并不能连发。射击之后还要自己往枪管里填火药,所以巴老爹用这枪瞄准那只手纯是无奈之举。

“砰”的一声,巴老爹扣动了扳机。

枪声响起之后,那只手迅速的缩回流沙之中。谁也没看清楚到底打中没打中,因为那只手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