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地啊!那营地怎么又会有出家人呢?
刘教授闭上眼睛,试图去回想之前发生的事,只记得眼前一黑,后面的事情就想不起来了。
想到这刘教授一脸狐疑的问这个出家人:
“师傅,我这是在哪啊?”
那出家人想了想笑呵呵的答道:
“施主,您就是在营地啊!”
“那你又是谁?怎么来到这儿的?”刘教授听完更加不解,急忙追问道。
那出家人听完之后,笑而不语,转身出了帐篷。
这时候刘教授才细细打量起了这个出家人。只见这个和尚慈眉善目,看摸样也就五十岁上下,身上穿着一身袈裟,脚上蹬着棉僧鞋,留着一撮山羊胡,里面掺杂着几根白胡子。
刘教授顿时就觉得这出家人有些蹊跷,如果他真的还在营地,那这里的温度至少是在零下40°左右,别说穿着一身袈裟,就是穿着棉衣棉裤都会被冻成冰雕。但是这个出家人似乎丝毫不觉得寒冷,反而面色还有些许红润。
刘教授实在是想不通。正在这时刘教授看见那个出家人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自己的两名助手和一名穿着军装的军人。因为那个时候我国的军装还没有所谓的肩章,所以也看不出是什么军衔,只是看他穿的军装是四个兜,知道是个军官。
两名助手见刘教授醒了,一脸兴奋的凑过来道:
“刘教授,您可醒了!可吓死我们了!”
刘教授见到两名助手,顿时在心里松了一口气,问道:
“我这是在哪啊?”
“您这是在营地的帐篷里面啊!”小王想都没想的答道。
刘教授听完,正要开口追问,后面的那名军官来到了刘教授的身前,站定之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
“刘教授!您好!我是上面派来接管现场的!这是上面的手令,您看看!”
说完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刘教授。
刘教授伸手接过来,展开一看,上面写着:
此地所发生一切突发状况请交由925部队第三小队处理,原科考计划照常进行!
刘教授看完之后,狐疑的看了看那名军官,随后又低头看了看这文件开出的名头,上面赫然印着几个红色的大字“中央军委办公厅”。
刘教授看罢,将文件交由这名军官,想了想道:
“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位大师傅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只记得我眼前一黑,后面的事情我就不记得了!”
那名军官听完笑了笑,说道:
“刘教授,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处理吧!”说完指着身后的那名出家人说:
“这位师傅是我们队里的,我们都叫他智衍法师!您的命可是智衍法师救的!”
刘教授听完,点了点头,然后对智衍法师说道:
“智衍法师,多谢您救命之恩!”
智衍法师听完,笑了笑,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这可是施主自己的造化,老衲只是顺水推舟而已,施主不必记挂!”
说完转身对那名军官说道:
“施主,凤辰道长还在那里做法启棺,道长本身旧伤未愈,老衲怕道长一时疏忽有什么闪失。如今刘施主已经苏醒,老衲就去帮上一帮,你看可好?”
那军官听完,赶紧恭敬的答道:
“也好!那就有劳大师了!”
智衍法师笑了笑,颂了一声佛号,转身出了帐篷。
当天傍晚,就在刘教授等人发现人脸的地方,起出了一口巨大的水晶棺,水晶棺被925部队的人用直升飞机连夜运走了,至于运到了哪刘教授也不清楚。
这时候刘教授才发现,在这一行5人的队伍里,除了那名军官和智衍法师之外,还有三个人,其中两名穿着军装,看样子应该是当兵的,剩下的居然是一名道士。
这道士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根本看不出年龄,倒是有一股子仙风道骨的味道。
一行五人在起出水晶棺的当夜便坐着直升飞机一起离开了。
事后刘教授一直想不通。因为当时正是文革的最后一年,在文革运动的最开始,就掀起了“破四旧”的狂热风潮。其中庙宇、道观自然是首当其中的。
多数的庙宇道观都被红卫兵小将带人砸烂,和尚道士统统被赶了出去,有的甚至被关进了牛棚接受人民的公审,
所以在当时别说和尚道士,就连秃子出门都得带个帽子,以免被误伤。而这925部队里面居然堂而皇之的存在着和尚道士,而且还直接参与秘密行动,这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