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1)

绝不停步 马士骑 1571 字 2017-12-01

每个人,潜意识都有他自己的精神支柱,如果精神支柱倒塌,他会在心灵的最深处有一种孤独感。二娃就是这样,父亲在世时,他不会觉得父亲的位置有多么重要,可一旦父亲真正的离开了自己,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后悔,也不知具体后悔什么,就是心中空空的,老觉得缺了些什么。

严婷看出了二娃的闷闷不乐,她尽量丢下有的活陪二娃说说话开开玩笑,可二娃始终是皮笑肉不笑,有一种很深的忧郁感。

这几天他倒是把槽子当成了家,没事就往槽子跑,有时候一个人还在帐篷傻傻的呆半天。

这天,吴月听说他在帐篷一个人,便去找他。二娃看见吴月来找自己,虽然不是特别欢迎,可还是强装笑颜。这些天他好像已习惯了孤独的生活,觉得孤独有时候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经过几次深度接触,两喝人已不像开始那样拘束或说几句话都有些别扭,现在的感觉是兄弟一样,没有过多的防备和忌讳。

吴月也不想提二娃家庭的事,只想把注意引到别的事上边。于是就东拉西扯说了一大堆别的事,他看二娃反应不是很强烈,于是又说:

有酒吗?我俩喝点。

二娃勉强点点头,起身到帐篷门口不知朝谁喊:叫四嫂子给我们整点下酒的。

四嫂子就是四娃老婆张晓银,二娃吃惯了张晓银的菜,他觉得只有她做的菜才最合自己口味。

张晓银已慢慢走出了失去四娃的悲伤情绪。他高挑的身材没一会就出现在帐篷里:二娃,吃点啥?

看着弄点什么都行嫂子,我和吴月喝点。二娃看都没看嫂子,伸手只顾去拿酒杯。

张晓银无意瞟了一眼吴月,正巧这时吴学的眼睛也正转向张晓银。此时的两个人几乎同时在心里一愣,雨月暗生些许兴奋。

吴月仪表堂堂,张小银面条纤瘦,谁看了都有想法,觉得应该是天生的一对。

其实此时的吴月确实有很多感想,也顿生许多情愫,可实话实说,张晓银并没有什么感觉。他只是觉得,这人怎么就没见过呢?他怎么和二娃喝上酒了呢?

张小银确实手脚很麻利,不一会就用现有的材料整了几个小菜,问二娃:够不够,不够再炒两个。

没等二娃张嘴,吴月赶快说:够了够了,要不一起吃?

你们吃吧,我又不喝酒。张晓银说完转身就往栽走。

吴月迫不及待地问二娃:这是?

我四嫂子,二娃没有多想,随口答到。

这时吴月才想起安慰二娃:人死不能复生,想开点,过去就过去了,我们得好好活着?

二娃好像想起了什么,猛喝了一口酒:来,干一半……

吴月回到帐篷,久久不能入睡,不是槽子的机器声吵的他睡不着,这个他早已习惯。而是张晓银的身影一直在他眼前晃动,心里隐隐感觉到:这就是我要找的人。

说实话,人的情感是无法用时间去衡量和界定的,有的人一辈子也许都无法走进心里,有的人在一瞬间一和动作或一句话便可让你放心不下!

从那走后,吴月总是三天两头找机会往二娃槽子里跑,要是张晓银不在的时候他便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其实吴月也知道,自己已是六岁娃的父亲,可依然无法阻断他一颗善动的心。

吴月有一天,对二娃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把张晓银借给他槽子里几天,给工人们做几顿饭,让工人也一饱口福。二娃对这点要求肯定不可能拒绝了,二娃对吴月说,这个你得问嫂子,她只要答应,我没问题。

谁也没有想到,张晓银一口就回绝了:不去。

吴月为了缓解尴尬,接着说:你不去,我可得天天到你这来吃了。

张晓银也不管他说啥,自顾自去干别的了。

男人往往就是这样,容易得到的,不会去珍惜,不容易得到的往往寝食难安的想得到。

就因为张晓银一次次的不在乎和无动于衷,让吴月一天天心痒痒的越加厉害,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得到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