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封后(2 / 3)

娘娘脸上的斑痕”。

别人夸他医术高明时,他就笑而不语,不承认,也不否认。

当立后大典到来时,雍若脸上的斑痕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皮肤再度变成水嫩光洁、像剥壳的鸡蛋一般。

为了形象问题,她还是戴上了御用监给她做的假发套,在这一天打扮得极其雍容华贵。

已经是承恩候太夫人的周氏入宫,看到了女儿如今的模样时,不由得喜极而泣。

“如今,你也算苦尽甘来了!以后可要好好保养身子,争取早日生个皇子,那样才算是真正立住了脚跟……”

雍若微微一笑:“娘,我知道了!”

在旁边服侍的花柔、玉净等人神色都有些黯然。承恩候府是新贵,没听说过皇上被下绝育药的事并不奇怪。

立后大典的各种礼仪十分繁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皇后在坤德宫升座,接受内外命妇的朝贺。

向她行三跪三叩首大礼的人,包括曾经趾高气扬来砸她屋子的兴安郡主。

兴安郡主又胖了一点,脸上的妆容依然艳丽得看不到本来的模样。

向雍若跪拜时,兴安郡主低着头,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雍若心想:兴安郡主竟然没有称病?

她是凤寥血缘上的亲姐姐,她称病不来拜自己,自己还能把她怎么样不成?她如此为难她自己,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她终于成长了?

正式的参拜之礼后,雍若就与皇族中的长辈们寒暄,互相关怀几句、吹捧一下,接下来又是盛大的宫宴。

从头到尾,兴安郡主都异常的沉默,完全没有冲上来怼她的意思,这让雍若觉得很反常。当然,册封大典上没人给自己添堵,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宫宴之后,命妇们辞出宫去,凤寥才来到了坤德宫。

他满脸笑意,拉着她的手转了两圈,细细打量了一下她今天的装束,赞道:“普天下的年轻女子,只有你才配得上这身冠服。”

雍若微笑地看着他,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感慨:“从今以后,我可以名正言顺地站在你身边了!”

凤寥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上前一步捧起了她的脸,眼中的深情似要溢出来一般:“从今以后,我们互相扶持,白头偕老。”

他的唇,缓慢而坚定地印在了她的唇上。

她回吻他,热情而情意绵长……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慢慢分开。

“我想把头套摘下来,再洗一洗,换身衣服。”雍若的呼吸微微急促。

“我帮你!就像我们刚成婚时一样。”凤寥拉着她的手,让她坐在了梳妆台前,小心翼翼地把她的发套摘下来。

雍若又去洗澡,顺便洗一洗戴过发套的脑袋,凤寥十分热情地要帮她洗……

————

雍若成为了皇后,卫太后就将宫务交给了她打理,表示自己要颐养天年了。

之后,卫太后却并没有开始过养尊处优的退休生活,而是开始长期吃素,每天做得最多的事也是念经礼佛。

雍若劝她不必如此自苦。

她却淡淡一笑:“先帝驾崩之后,我其实很想去普惠庵出家的。只是身为太后,若去了普惠庵恐怕会让天下议论纷纷,让皇上为难。所以,你就别管我了,照顾好皇上就行了。”

雍若只好由着她去,不再劝说什么,只把给太后的一应供奉略微调整,往精细典雅的路线上靠拢。

在处理宫务之时,雍若也开始郑重地考虑一件事:子嗣。

以前她觉得自己与凤寥迟早玩完,自己又只是一个小妾,完全不需要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所以从未想过要跟他生孩子。

可现在,她已经是他的妻子了。

虽然她对生孩子的问题仍有顾虑,却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排斥生孩子的事了。

生,还是不生?如果要生,生几个?生下来之后怎么教育?

如果只生一个,他会不会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合法继承人,就成为一个妄自尊大、无法无天的人?如果他的才德不足以胜任皇帝这个职位,登基后会不会祸乱天下?

如果多生几个,他们长大后又会不会为了皇位而兄弟阋墙?

如何让孩子在适应社会环境与保持前瞻眼光之间做好平衡?

这些问题,在雍若的脑袋里缠绕成一团乱麻,让她无比纠结,拿不定主意。

快到年底的时候,凤寥有一天晚上对雍若说:“我们从宗室里挑几个女孩来养吧!将来,我们把她们都封为公主,给她们挑选才貌双全的驸马。”

雍若心里微微一颤:“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凤寥长长地叹息一声,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我就是觉得宫里有些冷清。如果多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