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他现在就站着石阶前。抬头往上看,石阶大约有千级之多,大殿在上面如天宫般巍峨耸立。
林浩小心地用包在手上的衣服擦拭一下石阶,露出的不是大理石,也不是汉白玉,而是真正洁白无瑕的白玉。林浩在古玩市场也研究过和田白玉,可是眼前用来做石阶的白玉比和田玉的品质还要好。
更奇特的是这些玉石不但品质好,还像夜明珠般冒出清幽的亮光。刚才在松树上看到的微光应该就是这些石阶发出。
他脑海立刻搜索华夏的历代君王,并没有听说有哪位帝王可以如此大气富有。那怕秦始皇陵也不会这般奢侈,何况国家探明秦皇陵并不是在这里。
林浩蹑手蹑脚的踏上石阶,生怕踩碎这些珍贵的文物。既然来了,不上去瞧个明白又实在不甘心。
途中休息了两次终于爬上最后一级石阶,原来总数是九百九十九阶。看来这个宫殿必然是华夏帝王所建无疑,华夏九是极数,以九为尊,不是当代最高权力统治者是不能用九这个数,否则按造反罪论处。
站在最高这里看下去,林浩有俯视人间的感觉,下面一切都变得渺小。
面向大殿,有五、六层楼高。中间悬挂一块古朴大匾,上面书写三个篆体字:未央宫。虽经历年代沧桑,还是流露出一股天下独尊的味道。
未央宫?这不是汉代的皇宫吗?
林浩有些不明白,他研究古玩,自然熟读华夏历史。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殿,建于汉高祖七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既然原来的未央宫是在长安,为何又会出现在这深山老林中,还是建在山体之内?他又看看悬挂的匾,上面的确写的是未央宫。现在很多人不认识篆体字,林浩自信不会认错。难道这是汉武帝的陵寝?
他摇摇头不在思考,往前经过殿前广场,看到九扇黑色大门。刚才相隔几十米,光线又黑暗自然没有发现。
林浩用衣服轻轻擦拭,用嘴吹开粘在门上的灰锈,露出深红色木板,木板天然花纹如在熊熊燃烧的烈火。
“这是什么红木?好美!”
红木一向是珍贵木材,又可以千年不腐,他看到这门是红色直接当成了红木。
如果有懂得这些木头的人一定会惊得目瞪口呆,直接骂道:谁这么败家?居然拿朱雀神木来做门板,在星海一块这样的木板足可以发动一场千万人的争夺战。
他轻轻推一下大门,没有推开。然后用力再推,还是纹丝不动。这次他用上吃奶的劲,除了落下一些灰尘,大门连一毫米也没打开。
林浩估计里面有断龙石,因为历代大墓完工的时候,门后都会放置一条断龙石,实际上就是沉重的石条。当墓主人的棺椁抬入墓室,送葬的人离开关闭大门,断龙石就会落下,在门后顶住,这样外面的人再也打不开这扇门了。
当然这些都是墓主人的想法,实际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真正的盗墓贼才不管你什么断龙石,直接破门而入。再开不了就用炸药,为了墓室里的文物没什么不能做的。连孙桂英都可以炸开慈禧与乾隆皇帝的皇陵,这件事在民国闹得沸沸扬扬。
可惜林浩就是一个君子,他并不希望破坏这里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人类的瑰宝,他只是想看一看,研究一下,出去后必须要上报国家的。
他沿着大殿墙壁移动,研究每个石柱或木条里的雕刻,越看越觉得精湛,以前的工匠都是鬼斧神工,居然可以把每个浮雕都刻得栩栩如生,仿佛就要从墙壁或石块里出来。
林浩正用放大镜看窗台边的一条龙型生物,长有龙头蛇身,却没有四爪,背上还有双翼。这种生物现代人极少知道,林浩想起书里记载。
《韩非子十过》云:“曾云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
这就是古人都称为腾蛇的一种远古凶兽,排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之下。
林浩看得很认真,认真到忘记了时间与周围的环境。
山洞外面,星空还是那么美丽。子时过后,那朵乌云又悄悄飘来,给神农架拉上了黑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