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酒疯子!”边说边跑,也不等醉酒道人再开口,已经消失在松柏之中。
青须子看着消失的小道童心中好笑;“你个小猴子,还下酒水果,不等你吃饱了、玩够了谁吃的上你的下酒水果,还好我有它。”
正欢喜之时,有一道声音从方澊消失的那片松柏之中传出;“对了,师父,今天是师门迎新大典,好像掌门在到处找你,发了好大的火。”
听到此言,青须子正拍酒葫芦的手行到一半,就停了下来,收起酒葫芦,整了整衣衫,赶忙就向道场走去,来到道场之时,迎新大典已经结束,迎面撞到刚刚下台的掌门,自然少不了一顿臭骂。
听完半天的训斥,青须子摇摇晃晃的向自己的住处走去,他虽然常常受到掌门训斥,住处却是个一等一的好地方,正是收纳天下所有修行典籍的藏书阁。
推门而入,放眼望去全是书籍,青须子不予理会拾阶而上,转眼便来到七楼,此处却没有楼下那么多书,只有四个大书架,每个上面稀稀拉拉的摆了数十本书籍,仔细看,一写道门要典、一写佛家经义,一写妖族传承,一写杂记二字。
青须子站都站不稳,自然更别提看书,径直的向角落处的一张大床倒去,床很普通,但床边的墙到是很特别,布满精美字画,字居中,画环绕;画是漫天神佛,各有姿态,美不胜收;字是古体篆字,笔力刚劲,洋洋洒洒十来行。
此处寻仙好人间,
妖佛道力密且繁;
自取自观修仙术,
多如星海观中现。
此处寻仙坏人间,
妖佛道力三季转;
两两相见光照雪,
修行总是四月天。
此处寻仙老人言,
一元两仪三才仙;
道书常伴修不辍,
仙果相伴自飞天。
青须子看了一眼,心想自己徒弟不过才十三岁,就已是两仪体,三才仙体有望,飞天成仙不在话下!可再一看自己,心中苦涩,自己在十二年前已经是妖道两仪体,十二年过去,自己经历十二个道妖佛力的轮回,依然没能找到成为三才体的方法,而且一点点希望都没看到,眼看道四月过去,妖四月走完,佛四月来临,他清楚感觉到自己苦修的法力又一次在缓缓消逝。
只能暗叹一声,“两两相见光照雪,修行总是四月天”,便躺上床去,不过三秒,鼾声如雷。
方澊也没去别处,径直来到后山的桃园,桃树粗细不一,桃子却均有乒乓球大小,桃身发青、桃尖微红,看着就不怎么甜;他左看看、右看看,选了个稍稍大些的摘了下来,在衣服上蹭了蹭,咬了一大口,自语道;“味道还不错”。说完拿出袋子,足足摘了小半袋。
果然如青须子所言,摘完桃子不见回转,反而挑中桃林中间最大的一株桃树,树大叶密、但却只是枝繁叶茂,不曾见得开花,也不曾见得结果,常年如此。
也没见方澊怎么费力,便已经爬上树杈之上,将装桃的袋子挂在小枝丫上,然后平躺在树杈上,从这流光的树杈皮可以看出,他肯定没少来。
方澊左手拿桃右手拿书,边看边吃甚是惬意,一副好道童模样,只是仔细看来才发现,他手中不是什么道家典籍,而是一本杂记。
他常年读各家经典不辍,观其形却不得其法,明其意却不得其道;十几年下来,各家典籍背的滚瓜烂熟,师父口中的道丝毫未见;却误打误撞修成两仪体,每每提起,师父总是说他狗屎运。
转眼已是正午,刺眼的阳光穿过细密的桃树叶,照在他身上,反而格外舒服,妖四月已经过去,空气中的日精月华已经开始消散,佛家的信仰之力却无处不在,丝丝缕缕的进入身体,消融苦练的法力。
方澊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他是佛道两仪体,在煎熬四月之后,再次感觉到法力飞速的增长,在岁岁轮回中,他早已习惯这种感觉,混不在意,全没发现在缕缕信仰之力进入体内时夹杂着丝丝消散的日精月华,而且并未出现妖佛之力消融的迹象。
他依然还如刚才那般看书,再次伸出左手向袋内抓去,一边抓还一边思量;“这桃子好吃,一会儿给师傅带两个回去!”
可一伸手,桃却没抓到,起身转头,只见袋子里早已空了,哎呀一声,翻身坐起。
起身后却看见在他头顶处,一堆茂密的树叶之间,一颗桃子挂在枝头,心中甚奇;这老桃树不知活了多少年,不曾见的开花,也不曾见得结果,今天竟然在枝头挂了一个果子,他爬近细看,桃子还不小,而且时过正午,山中的雾气早已不见,但这个桃子周边却雾气缭绕,似有霞光外放。
方澊想不明白,便不再多想,伸手欲摘,可在手指刚刚触摸到桃身时,霞光万丈,晃的他睁不开眼,霎那间,又感觉飞沙走石,斗转星移,好似整个天地都在变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