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煤矿生活一年的总结(1 / 1)

在煤矿一年的时间里,一共下了298个井。赚取了人生的第一笔出卖体力的财富。

想想当初选择煤矿,仅仅因为自己的创作,文学梦里的自己,一味的相信,在最艰苦的环境里才能够写出更优秀的作品出来,等上了矿大,听了爷爷和父亲给我讲的煤矿故事,我的心又一次触动了。

那个时候,自己心里又多了一种想法,用自己的笔去描写煤矿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煤矿,了解煤矿工人的生活。

煤矿工人是一个弱势群体,煤矿工人的环境恶劣,怎么去了解那里的生活,怎么去了解他们的心理,只有靠自己深入到里面。

在矿大期间,完成了两部和煤矿有关系的小说,效果不理想,但奠定了在煤矿文学的方向,从青春文学向煤矿文学转变的开始。

带着从学校的知识,本来以为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去更好的为煤矿服务,更好的去创造出更安全的生产方法,一定能够成为煤矿最有用的人才。

可惜我错了。

带着对文学的梦想,带着能够在煤矿做出一份事业的梦想,带着一个矿长梦,渐渐的觉得一切都在破碎,唯独自己的文学梦,在工作之余,全部时间用在了文学的创作中。

在煤矿的一年,煤矿工人憨厚老实的形象,渐渐的模糊了,《平凡的世界》中那个描写的煤矿世界,也许只会在小说里出现。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看到了煤矿是一个靠关系和金钱成长的地方,除非你有非常强的能力,即使没有能力,只要有关系,只要有钱,那也会如鱼得水。

煤矿养育着很多无用的人,他们却吸收着矿工的血,还要管理着矿工。国企救了一大批无用的人。

在煤矿没有隐私,只要有一点事,就会疯狂的传出来,而且还会被调油加醋。

在煤矿没有同情心,有的只是嘲笑,把别人的缺点,把别人的缺陷,当成谈资去打发无聊的时间。

在煤矿没有梦想,时间越长,就会让人变得麻木不忍,不断同化着来到这里的人,变得如同行尸走肉般。

在煤矿没有素质,那些在井下整天谈的就是黄段子,然后哈哈大笑。

在煤矿没有好吃好喝,有的就是那些面,还是面,菜一年都没有变化。

在煤矿没有任何地位,即使餐厅的服务员和楼上的服务员,也觉得地位比矿工高,整天的大呼小叫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煤矿没有提升,在这里不是如何去学习,而是如何去投机取巧。

在煤矿看到了许多受伤的人,没有人去管,没有人去在乎,每个人都想着过好一天是一天,混了一天是一天。

我知道这里的环境对我的影响是不好的,但我一直坚持着自己,不去与这些同流合污,尽管有时候会累,有时候会孤独,但心里的一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

短短的一年时间了,看淡了很多的事,成熟了许多,并且成长了许多,写作与看书的习惯一直没有间断过。因为这是当初来煤矿的梦想。

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遇到了很多人,遇到了很多事,我自己一直在成长一直在学习。

在艰苦的环境里,我只知道乐观的活着,更多的时候,有了丹丹之后,我才觉得每一天的努力有了更大的动力,每天有了更多值得自己去做的事。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属于煤矿,在这里没有一点的归属感,下井的那几个小时,我的生命从此蒸发了,也许那种经历算是一种财富,给我的小说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写煤矿小说,更多应该从那些看到的与听到的开始,这样才能够越来越好。

在艰苦的环境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把煤矿取名为可可西里,当然也希望,那是在艰苦环境里实现梦想的代名词。

努力,为了文学梦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