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案上笑眯眯的老头子不倒翁,犹豫了片刻,抬眼正视殷争,道:“彼此,将会是朕的立后之日。”
殷争仍旧茫然。
戚无别淡淡笑起,“而皇后,便是爱卿的小女儿。”
殷争整个人惊住。他难得露出这般震惊惶恐之色。一瞬间,他脑中浮现了很多画面,忽然担心起把殷觅棠独自留在宫中,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他重新看向戚无别的目光又变得复杂了起来。
他女儿才五岁半而已。
殷争觉得自己的牙被咬紧了。
一瞬间,殷争便决定连夜带着女儿出城!俩女儿一起抱走!
戚无别颇为无奈,他抚了抚眉心,叹了口气,说道:“不瞒爱卿,朕以为儿女情长实在是误国!奈何母后偏偏写下了赐婚懿旨,只等殷四姑娘到了七岁搬出来。”
“唉!”戚无别重重叹了口气,“朕也好是心忧!朕年纪尚小,又有国事颤身,岂能过早谈论这些事情?唉!”
戚无别双手搭在面前的长案上,身子前倾,带着点求助意味地看向殷争:“殷爱卿,所以你到时候可一定要回来!”
殷争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仔细看着面前的小皇帝,的确是孩童的稚嫩容颜和表情……
他心里一时惭愧起来,刚刚是他不应该了,他不应该胡思乱想。都是小孩子而已,是他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希望臣劝太后改主意?”殷争问。
戚无别脸上仍旧是一副小孩子苦恼的表情,心里却是一紧。那边的懿旨可还没求到呢,这边可别搞砸了……
他像模像样地沉思起来,一时之间沉默着。
见他沉默着,殷争也正色起来。朝堂之上,殷争站在下面多次望向龙椅上沉思定夺的戚无别。而此时,戚无别脸上竟是和处理朝政大事一样的表情。
殷争身为臣子,那份正色不由冒了出来。
“爱卿是何意见?”戚无别微微抬了抬下巴。
——和他在朝堂上询问大臣的语气一模一样。
此时此刻,殷觅棠不在是殷争的女儿,殷争在处理的也不再是有人要跟他抢女儿的事情。而仿佛回到了朝堂上,陛下坐在龙椅上,在问他国事。
“臣以为,小女年岁太小,即使是七岁也太小。太后乃一国之母,小女稚龄无法担任。不过太后如今懿旨尚未颁布,距离小女七岁也尚有时日。说不定在这段时日中,太后会改变主意。若是现在贸然求太后收回懿旨反倒不妥。不若静观其变,待小女七岁时,再探太后之意。”
戚无别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朕也正是如此想。”
戚无别又皱了下眉,颇为苦恼地说:“只是朕政务繁忙,很多事情顾不上。彼时,兴许会忘记此事。所以才嘱咐爱卿在小女将满七岁之前回来。”
“一定。”殷争拱手弯腰行礼,“臣,领旨。”
戚无别“嗯”了一声,道:“此番一行路途遥遥,爱卿又是文臣,朕送给爱卿两个侍卫,以便爱卿路上寻人之用。”
“臣领旨谢恩!”
戚无别摆摆手,道:“下去罢。”
待殷争退下,戚无别轻轻点了一下老头子不倒翁的脑门,老头子冲着他笑眯眯地摇头晃脑起来。
他翘着腿,将两腿搭在桌上,轻松愉快。他突然发现当皇帝的好处可真不少。
“皇上!皇上!”殷觅棠一边喊着他,一边从外面往这儿跑。
戚无别立刻将脚放下来,收起脸上的笑,一本正经地翻着手中的书卷。
“皇上,我给你绣好啦!”殷觅棠将一个荷包递给戚无别。
戚无别看了一眼,明黄的荷包上绣着一个西瓜。戚无别的目光在这个西瓜上凝了许久,才伸手把这个荷包接过来。
“之前答应过皇上,要把绣好的第一个东西送给皇上。我终于绣好啦!好不好看?好不好看?”殷觅棠凑近戚无别。
戚无别摩挲着荷包上的绿西瓜,缓慢地“嗯——” 了一声。
尾音被他拉得长长的。
殷觅棠开心地笑起来,“之前绣了好久都绣不好,绣线不是断了就是缠在一起。我和韶华姐姐和若仪姐姐学了好久都没学好。还是这回姐姐回来教我,我才学会!还是姐姐教得好!”
戚无别回忆了一下,想起殷觅棠的那个冷脸书呆子姐姐。原来那个像个小哑巴的小姑娘居然还会这些东西。
戚无别随口说:“你姐姐还会这个。”
“嗯嗯!姐姐厉害,什么都会!”
戚无别随意地跟她说着话:“两个姐姐哪个更厉害些?”
“都厉害,都比棠棠厉害……”殷觅棠吐了吐小舌头,有些不好意思。
戚无别又翻了一页书,没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