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酒钱(1 / 1)

龙都西去七八里,有山,名为牧山,山不高,却秀美异常。尤其是在骄阳似火的六月,暑气正浓之时,走在山道两旁,只觉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正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不过牧山风景虽好,更出名的却是山上的那座三层酒楼。那酒楼看起来虽无甚奇处,但任谁都知道里面有世上最难得的美酒。然而如此好去处,山道上却罕有人迹。

不过这并不奇怪。很多年前,这山,也不叫牧山,山上也没有酒楼。听人说,这里原是帝师牧云的居所,因此被上一代龙主亲自改了山名。后帝师驾鹤西去,也安葬在这座山里。如此慢慢地叫下来,山的原名叫什么反而被人渐渐淡忘了。

然而这座山并不只是用作帝师陵墓。其实,帝师的墓放在这牧山里极不起眼,只是在后山一些树林掩映中一块孤零零的凸起,若不细看碑上文字,实在与寻常人家坟冢无异。而这也是帝师牧云的主意。听人说那牧云一生淡泊不羁,不慕名利,独嗜酒,就连临终前都还是酒意朦胧,念念叨叨地交代他那位精于酿酒的弟子,不妨在他墓旁建一酒楼。

而那位弟子正是当朝龙主的师弟。他初时在朝辅佐,后无意仕途,且又体弱,所以就半归隐与这儿,按照师父遗愿建了酒楼。据说他神仪明秀,朗目疏眉,兼且亡妻之后久不续弦,洁身自好,在这龙都里,不知有多少怀春少女为之痴迷。可惜他却只痴迷于酿酒。他酿酒的手艺超凡入圣,天下少有可比及者,有好事者更是尊称他为“酒圣”。出自他手中的酒,更是多少达官显贵欲求而不可得,唯有他建于牧山上的这么一间酒楼有售,且每天的供应也极有限。多少富家公子官家少爷,为争得一个进出酒楼的名额,每天在山脚下吵得骂娘打的挂彩,然后再理好衣裳重拾风度徒步进山,绝没人敢在山中放肆。

然而今天,细雨微蒙里,却见一骑绝尘而来,在牧山下丝毫不作停留,竟直接沿道上山去了。这种自寻死路的行为着实惊到了山下的诸位公子哥儿,就连挥出的拳头都慢了几分速度少了几两力气。不过随后众人都是暗自冷笑,早些年确实有些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纨绔,为了挣点名声好去赚得哪家的花魁青眼相加,想出了来这儿闹事的主意,当然下场都是颇为惨不忍睹,甚至连累得当老子的把头磕烂也难能保全性命。不想现在竟还有白痴不理那前车之鉴,敢在这里撒野。看来等下即使吃不上“酒圣”大人的酒,应该也能观一场好戏。

不过这一人一骑却是不理这些。只见那人径直飞奔到了酒楼门口才一勒缰绳,那马唏律律一声长嘶,前蹄高高扬起,差点一步跨进门内。马上之人却毫不在意,只轻轻拍了拍马安抚了它几下,又仰起头,直接往酒楼里喊道:“老板呢,先送两坛酒过来,酒钱先记账上,改天有空过来还。”

酒楼里本来屈指可数安安静静品酒的几客桌人早已被惊着了,纷纷伸长了脖子望着店外好奇究竟是谁这么不知死活。店里没有老板出现,只有一个小二,却早已站在了门口,脸上丝毫没有其他酒楼里小二那般的毕恭毕敬,反而神色不善地盯着来人,似要准备出手。看来就连这里的店小二,也非常人。

然而马上那人依旧老神在在,对店小二那杀人班的目光视若无睹。那小二更是怒极,当下就准备上去教训。然而就在此时,楼上却是一道熟悉的朗声传来:“这有何不可,客官只要随便留下个半人高的人参,或者脸盆大的灵芝抵账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