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顽劣儒童侠心重
第四十一章万空山庄
明洪武十八年,即公元一三八五年。
大明王朝呈现出一片国泰民安的繁华景象!
安徽九华山山峰险峻,叠彩峰岭,气势磅礴,更透着山美水秀,空气清爽,景色宜人,此处不仅是道教圣地,更是人们游玩的一个好地方!而令人不知道的是——九华山南峰有一处山谷,名曰雄辩谷!谷内有一大片建筑,正中最高大的房屋正上方挂有一块大匾,上书“世清观”,更显眼的是匾上方有两个金色大字——飞花!原来此处正是江湖中不以武功见长却是手段高明鼎鼎大名人人敬之的“飞花门”驻地啊!
这是一个春天……鸟语花香,气候宜人的季节!
世清观门外……飞花门门主周斡国率十大弟子,六百多门生站在观外,似在等候什么大人物到来?
时光从不因为谁的伟大与美丽而悄悄的驻足等候!天已到正响午时……天空无云,烈日当头,正是闷热的时候,使得众人汗流浃背,却仍是无声息的默默等候,可见此来人身份的重要了!
终于听到了一阵马蹄声……慢慢地杂乱的脚步声也传了过来……渐渐地由远而近!门主及他的弟子们都翘首观望,看天空中尘土扬起,大明的旗帜在空中摆动着向这边慢慢地移动……周斡国使劲咳了一声,大声的对自己的弟子们道:“打起精神,整理衣服,面带笑容,当今万岁爷的圣旨和赏赐马上到了……”口气中兴奋味儿十足!
已经看清楚大旗上的“明”字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十分的激动!早已忘却了烈日的烦恼,都是瞪大双眼看着队伍一点点的向这边靠近……前面五对骑马的武士开道,中间一顶大红的八抬大轿,顶盖却是纯白之色,红白相对,格外的显眼,后面便是大队的马车,能不时地听到车轱辘沉重的呻吟声,想必是不堪重负吧!看飞扬的尘土如一条长龙,周门主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轻声的道:“下圣旨怎么来那么多人啊?看这阵势足有几百号人吧?就算是赏赐再多也不至于啊!这……倒像是行兵打仗的阵势啊!”
身边有弟子道:“师父所言极是,这又不是朝廷第一次的赏赐,怎么这次情形不一样呢?”
周门主闭了一下眼睛,依然轻声的道:“安静!我们为大明江山排忧解难,力解非议,功不可没,当今万岁心知肚明,大家放心就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大队人马赶到,马停骄落,周门主率众弟子忙躬身施礼,骄外有一个太监尖着嗓子喊道:“圣旨到……请飞花门门主周斡国接旨……”
周门主率众弟子齐齐的跪下,心中却是暗在嘀咕:是什么大人物来下圣旨啊?这位公公却是徒步而来,看来此人乃朝廷大员无疑了!又听得那位公公尖声道:“请大师下骄……”
这句话可是让周门主心中机灵了一下!偷眼去看……轿帘一开,从里面抬身下来一个中年白衣和尚,和尚面皮白净,神采飞扬,举止儒雅,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顿眼睛睁大了一下,心中暗自缩了起来……忍不住轻声对身边的弟子道:“都小心了!当今万岁爷与和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绝对不会派和尚来下圣旨的!”
身边有弟子小声道:“师父!你看看咱们的身边……”
周门主偷眼两边看看……原所来的将士们一直没有停止脚步,此时已悄无声息地将所有“飞花门”的人包围了起来!心中又何尝不惊呢?但他自己不能乱了阵脚……口气镇定的轻声道:“放心吧!我们对当今万岁爷忠心耿耿,从无二心,才有了万岁爷御赐的门号,并有他老人家亲提‘护飞花’的手谕,如今的天下还没有谁那么大胆敢动咱们的,且看他们有什么动机?”
那位公公又喊了一声:“请大师……宣旨!”
白衣和尚展开圣旨,他的声音非常浑厚且有穿透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飞花门自洪武元年御笔钦赐至洪武十八年,已是十八载之久,期间周门主携门下众弟子力排纷争,息平分歧,舌压斗杀,使得中原一片和平之景象!其利在当世,造福千秋,实功德无量!天下太平,江山受益,乃大明之福、百姓之福!朕甚是欣慰!今赐雄辩谷为大明第一明谷!飞花门为非习武之第一大门派!另赐黄金五百两,白银一万两,以为护门之费用,以候将来继续为国效力……钦此!”
周门主磕头谢恩,山呼万岁……双手举过头顶,却没有接到圣旨,心中咯噔了一下,还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呢?听得和尚声音缓缓的道:“还没有完呢……江湖既无纷争,留飞花门有何之用?”在说后面那两个字的时候,口气已变得很阴沉!
周门主依然高举双手,身子却一下挺直了起来……猛抬头盯着那位和尚,咄咄逼人的问道:“大师!你并不是钦差大臣,后面那一句话也是你自己加上去的吧?看来……你的来头不简单啊!是不是……败敌北蒙的内奸?”他的话有些咬牙切齿,咄咄逼人!
和尚神情极为定闲轻松,单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