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尚鸣学宫之初成。开宗方始,强敌环伺,内外交困,百废待兴:内有至贤者蒙昧不纳,外存强敌环司,前狼青龙在卧,后虎玄阴伺噬。始祖乃遣将调兵。东破绿林之盗还百姓以安行,西讨玄阴之凶除乱世之邪,剑指青龙,划河而治,更有剑出尚鸣之佳话,一言蔽之,尽骋其英。时宗门圣地门庭若市,热闹非凡,英杰并至,慕名而来。群英荟萃之景象,今亦历历在目耳。
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者,应与时俱新。历经数百载,创武学无数,包罗万象。道义经典,容纳乾坤。万法共修,风光一时无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初仅为修者之交融,现竟为固步自封之弊,此亦乃“性相近,习相远,万法难容”谬论之源耳。
吾为学宫门生,忝居城主之位,惟愿宣学宫百家争鸣之大义而已。
时光荏苒,学宫内省百年后之新始,聚天下人杰于一堂,各位英才皆为一方武林之表率,得天独厚,惜此行来之不易,当知弃骄弃躁循序渐进,尊师重道。于此应尽其所能,刻苦求学。学海无涯,当披荆斩棘,逆流而上,习他人之长,避己之短,不可闭门造车。祝诸位学而有成,扬汝之名。箴不可妄自尊大,悔其一生。”
说罢,韩昭收了简帛,手中又幻化出一份竹简。“现在,吾点到名者,上台受礼。”韩昭打开竹简,上面是一份密密麻麻的学生名字和出身。这是尚鸣学宫的惯例,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些人,既可以扬名,又让各方宵小知道尚鸣学宫行事光明磊落。
“东海龙宫——晨辉。”话甫落,东边看台上一个人影一跃而起。身形宛若蛟龙潇洒地落在距开台三十丈的舞台之上。
“好!好身手!”
“这就是东海龙王的二公子?龙宫一脉甚少出没武林,行踪更是神秘至极,要不是前段时间青龙帮帮主公开邀请他去做客,估计没人会想到他会来这里。”
晨辉如此亮相换来了台下一阵喝彩。来到韩昭面前抱拳行礼。韩昭欣赏的看了看眼前的一表人才的少年,一翻手,手里竟出现一枚玉牌,他将这枚玉牌交到晨辉的手里后继续点名。
“幽州逸剑山庄——狄天。”
台下哗然。一心生不知道群众们的惊呼为何,跟着群众望去,见北边的看台上一位英俊少年缓缓站起,走到看台栏杆边缘,背负的名剑噌的一声冲天而起,绽出一道惊鸿,少年跳起,踏剑而来。
“惊鸿剑!逸剑山庄的惊鸿剑!他就是最近武象榜上异军突起的逸剑惊鸿!”
“没想到他也来这里了,逸剑山庄行事刚正不阿,独来独往,甚少能见到逸剑山庄的人,而今还有更为神秘的龙宫二公子参学,看来这届的学生都不会简单。”
狄天在台上同样获得了一块玉牌。
“舍心书院——允微。”
台下又是一片惊呼,一心生郁闷至极,他们每个人的名气好像都很大的样子。
南边看台上一名儒服女子手持书卷,轻念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语落成笺,允微一字一步,一步一笺,就这样踏着十六字心传化成的道路儒雅的踏上舞台,躬身对着韩昭行先生礼。很显然,韩昭是儒门的先辈。
而这次全能全知的群众终于也有无知的时候了,没人知道这个舍心书院具体情况,都在相互询问,但终是没有结果。一心生倒是不在意这些,他现在意的是自己要怎么登上高台,他见前几位同学的登场方式都好不威风,照这个模式下去,一心生也应该是出现在某个看台上,然后再闪亮登场。
可是他现在身处泥潭之中,还挤到了最里层,竟然成了这些吃瓜群众的一员。他的面前虽然只是不到一人高的屏障,可总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爬墙而过吧?
点名还在继续,天上一道道五颜六色的身影,用着五花八门的办法登台。登台或许是个考验,是个逞威风的机会,但是一心生觉得做人还是低调点的好,他并不想接受这个考验,更不想逞这个威风。尚鸣学宫的两个参学的硬件条件,一个是十六岁以下,一个是小周天境界,而一心生之满足了第一个,这叫他如何能像其他人那般用轻功真气飞来飞去。
就在他在人群中紧张的寻找屏障的入口的时候,他听到了他此时最不想听到的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