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把栗子糕塞进了他嘴里,“甜不甜?”
“甜~”
“再来一块?”
“嘿嘿……那就再来一块。”
可能是年纪大了吧,赵先傲现在对大王的态度越发温和,不想以前那样总是伸手打他了,一年,也就那么一两回,也是气急了的时候。
又是五年转瞬即逝,过年那日,满朝文武照旧进宫过年,大王和赵先傲并排坐在上位,大王这种时候都很老实,屁股死死的黏在凳子上,什么时候赵先傲说可以动了,他才会动。
可今天,他旁边坐着的是祝安。
祝安到了要选婿的年纪,这次皇上特地命大臣们把家中适龄的男子都带进宫来,给公主过过眼,若是有喜欢的,就接触接触。
作为大宋唯一的永乐公主,祝安的地位非比寻常,就连选婿也与众不同,她坐在大王身旁,往下面看,左侧全都是长安的青年才俊,各个样貌端正,这会都沉默着任她打量。
永乐公主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公主雍容的气度,众适龄男子都不敢抬头看她。
大王帮他参谋,小声的说,“看到那个没,蓝衣服的,我觉得这个好。”
祝安淡淡的看了一眼,“长的丑了点。”
“长得丑,但是很善良。”
“不,我要长的好看,还善良的。”
大王嘿嘿的笑,“你说我吗?”
赵先傲那边趁文武百官不注意,一个巴掌打了过去。
大王懵了一下,呆呆的扭过头,不解的问,“你打我干嘛?”
闻生坐在赵先傲身旁,帮着解释,“你傻呗。”
祝安掩唇笑了起来,忽然注意到坐在右侧的端王,她扯了扯大王的袖子,大王又把脑袋转了回来,“怎么了?”
“端王不是有个儿子吗?怎么这么多年一直没带进宫里?”
“你是说赵朝安?”
“对啊,我还没见过呢。”
大王清了清嗓子,“长的太丑了呗,那孩子毁了容,上半边脸都不能看的。”
“这样啊……真可怜……”
“是挺可怜的……要不哪天我带你去端王府探望……”
旁边的赵先傲又一巴掌抽到他的后脑勺上。
大王唰的扭过头,“干嘛啊你。”
赵先傲保持笑容,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没什么,你少说两句话。”
“说话还不让,哼。”大王不满归不满,却也听赵先傲的把嘴闭上了。
他看向坐在下面的端王,虽说是赵先傲的弟弟,但是看着可比赵先傲大多了,他一会和身旁人说话,一会抬起头笑眯眯的看一眼上位,像是看赵先傲,可大王知道,他是在看祝安。
大王瞪他,端王便默默的收回了视线。
赵先傲向来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大王这样的表现就得到了夸奖,“做的好。”
大王朝他灿烂一笑,眼睛里仿佛藏着天上的星星。
底下的臣子们纷纷低下头,心中百感交集。
自打册立皇后以来,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能见到皇后一面,十五年前,皇后坐在上面这样的笑,十五年后,十五年间,司徒章宰相与付勇将军这些两朝元老都已经告老还乡了,就连永乐公主都已经开始选婿,皇后今天还是当年的模样。
真是……
年后,永乐公主与大理寺少卿之子定亲,待五月公主府修缮好,天气也暖和了,两人便成亲。
公主都要成亲了,也就是说皇上外孙都要生出来,大臣们终于开始为皇上子嗣的事操心,奏折像冬天的雪片一样往御书房里飞。
赵先傲对此熟视无睹。
大臣们私底下一讨论,得出了个可怕的结果。
册立男后那年的年宴,妃子们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也没有在传出来哪个妃子有喜的消息,反而皇上和皇后的关系越来越好。
这说明什么,皇上弯了啊!
要么,就是有什么隐疾,不管哪点都是给大臣们当头一棒。
也就是说,皇位最后要落到那个干儿子手里头!
其实他们也不讨厌闻生,可闻生的模样怎么看怎么像皇后,他们一直以来都猜测闻生是皇后的儿子,论一个名正言顺,闻生还不如祝安,赵家的天下总不能落到外人手里!
至于端王……他更是连个王妃都没有,就那么一个毁了容的儿子,怎么继承大统。
正当大臣们准备一起请命,让皇上为江山社稷考虑大选秀女延绵子嗣时,赵先傲却宣布封闻生为太子,做一国储君。
这下为赵家效忠的那几个大家族顿时傻眼了,一瞬间跪了一地,“皇上三思啊!”
“皇上,赵家江山怎能落到旁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