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的“金星探车”用了半年。
半年时间还远没有那么可怕。
海王星到月球的距离还是这个距离的30倍!
到柯伊伯带是这个距离的50倍!
到奥尔特星云是这个距离的五万,远距离甚至超过了十万倍!
传统的工质推进核动力理论在这一距离上,被一座珠穆朗玛峰挡着。
月球移动基地的技术前景也难以翻越这座高峰。
所以这第一阶段的八颗卫星不仅是要完成到达目的地的目标,那么简单,同时也要完成对月球移动基地的一个技术考核。
在不翻过珠峰的前提下,不使用那些以高昂熵减值兑现的虫洞作弊的前提下,只有在这个考核中取得佳绩,月球移动基地才算是做好了真正成为一级文明下巅峰的思想准备。
月神曾这样对陶乌询问:“现在你必须抛去地球上固有的理论物理常识,用你所知的沙罗文明的理论去思考。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核聚变的可控,在磁约束与惯性约束的前景下,如何做到不损机体,长期加速?”
“……磁约束你是认真的?”
“认真的。”
陶乌陷入了沉思。
倘若用二级文明的思维,这道题将会是不攻自破的简单,但用同为零点九级文明的沙罗文明的思维,这道题就瞬间变成了“河南一名非天才考生如何在IMO中取得佳绩”一样困难。
传统的两种约束方案在技术上都有一个致命的瓶颈。
作为被寄予重托的托卡马克装置,笨重到用庞大来形容的磁约束发生器,轰击着人类对火箭体积的不断改良,简直是现代航天工业的一股泥石流,它瞬间让人意识到:“减重?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