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走出屋门,倩影早已不见踪影。
三妹就在门外,望着袁小娘离开的方向。
“三妹。”陈旭看到了三妹,打了个招呼。
三妹也看到了他,小步跑到他的跟前,轻声道:“袁姐姐没事罢?”
“没事。”陈旭点了点头,笑道。
三妹抬眼看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她给陈旭的感觉一直是那种很安静,有点自卑,存在感比较低的女孩。
……
宣德二年。
年节刚过,去年举着纸幡希望中原收回故土的秦州百姓,又不远万里的来到东京,上书皇帝,希望魏朝派兵收回秦州。
皇帝心念故土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采纳秦州人士的请求,决定调军西征,解民之倒悬。
此时,魏朝西面的凤翔已经积极备战,从附近各州调集粮食。
二月中旬,皇帝听取了王溥等宰相大臣的建议,任命四人。以凤翔节度使王景为西征主将,镇安节度使率精兵,陈旭率虎捷军左厢第一、第二军出东京,分别作为副将,客使省昝居润从征,主外交、监军。
凤翔节度使王景在凤翔等候,向训率军出镇安,陈旭、暂居润率禁军兵出东京,大军在凤翔集结。
次日,陈旭就在侍卫司收到了枢密院明确的军令:五日后大军出发。
在侍卫司官署衙门,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李文昭、侍卫亲军司都虞侯李重八亲自接见陈旭等人,然后虎捷军左厢第一军第二军军都指挥使以及都虞侯一起检查枢密院的调兵令,验明真假。
侍卫司掌指挥权,而枢密院掌调兵权。
大家按照流程走了一遍,然后回军营把军令传达给所属各部。
陈旭回到家中,开始收拾东西,另外通知何猛索虎他们都做好准备。
念真也在帮他收拾随行用具物品,除了生活用具,他另外把兵器甲胄选了出来,放置一处,以便临了丢三落四的。
一把斩马刀,一张三石重弓,一把匕首,远攻近攻全覆盖,还有铁铠甲胄,陈旭原来的战甲不堪重负,磨损严重,已经“光荣下岗”了,大关刀也是如此。他现在的甲胄是赴任内殿直发下来的一身锁子甲。
关于出征的事,陈旭早就和念真说过,这么大的事肯定得提前告知,早做思想准备。
他看着念真忙前忙后的背影出神,她默默地帮着陈旭收拾,一切都井井有条,在平常的日子里,把他照顾的很好,真的很好,家里的事情有条不紊,根本不用陈旭做事,回到家他闲得好似大爷一般,懒洋洋的。
一言不发,很安静。
越是这样,陈旭越是担心。
他是个直性子,终于忍不住问道:“念真你没事罢?”
“阿郎怎么这样问?”
念真回头看了他一眼,手里也没停,把整理好的衣服用布包起来打了个包袱。
“额。”陈旭想了想,说道,“觉得你和平时不太一样。”
她露出一个笑容,只是笑容看起来很勉强,“哪有不一样?”
陈旭道:“是不是我出征的事。”
他猜测念真可能是担心他出征的事情。
“嗯。”念真应了一句,停顿了好一会,“这几天我都在做梦,梦到阿郎。”
陈旭上前一步,握住了她的柔夷,自信道:“别担心,我一定会安全回来的,不会有事的。”
目光炯炯,坚定自信,特别能感染人。
他很能理解念真的心情,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在这个时代更是如此,一旦分别很可能就是阴阳相隔。
不管自己如何想的,首先要给身边人以自信,安全感。
“阿郎,其实我们就像现在这样,平平淡淡过日子就很好的。”念真道,“我是个妇道人家,没什么见识,只是想郎君平平安安的。”
陈旭叹了口气,如果是太平盛世,他也想过这种生活,娇妻美眷,红袖添香,过着鲜衣怒马的生活。只是,在这“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年头,这种日子好是好,但不适合,皇帝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了,更何况底下的文臣武将呢!
“咱们现在的地位还不够稳固,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保住地位、财富、尊严!相信我,我这次一定会打个打胜仗回来,到时候咱们一起庆贺!”
“你平时不用那般节俭的,该买的就买,该用的就用,不要亏待自己。”
念真真的是很节俭,一直帮他攒着钱,以前在北阳城穿的衣服还不舍得扔,新衣裳大多是陈旭主动给她买的。
此时,念真已经扑入陈旭怀中,抱着他的腰,脸蛋靠在他的胸膛上。
轻轻嗅着郎君身上的男子气息,当她每次有担心害怕情绪的时候,只要听听这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