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
大梁城外。
在黎阳的军队打下第四座军镇的时候,敌人的反击开始了,吹响了大规模战争的号角。
当然,没有人认为战争开始的原因是这几座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军镇。
李文硕依然停留在绿水镇里,江湖大义营这些日子除了接到了一场巡逻的命令,浇灭了一小股的蛮人骑兵外,没有任何的作为。
远离家乡,水土不服,种种情绪搞得所有人都是压抑的厉害,恨不得直接拿起手中的兵器,和别人打上一架,无论是什么人。
古朴的小屋中满铺着竹席,青衣披甲的李文硕盘膝端坐在竹席上,面前横着一柄古朴的长剑,一炉薰香悠悠然地升起来,香烟极细而直,直到升至一个高度才忽然地散开。
这是因为安静,秋日的早晨,没有一丝风,调息打坐的李文硕也没有任何的动静,连带着呼吸都不可察觉,如同一尊雕塑。
这是大梁城一带天气最好的季节了,天高清远,旭日温暖。
香烟忽地散乱了,同一时刻,李文硕睁开了眼睛。
李昊文拿着一缠着红绳的羊皮纸走了进来,步子有些急切。
这一日,大营里有军令传来,命江湖大义营携带所有物资,前往营地结合,太阳落山前不到者,军法伺候。
李文硕没有任何的抱怨,因为接到这命令的不只是他们,几乎所有在外的军队都被召了回去。
大战开始的时候,他们这点儿人,在真正如海般的骑兵面前,基本毫无反抗之力。
果不其然,在李文硕到达大营的第三天,蛮族的铁蹄直接踏平了那些军镇,没有派出任何人驻守,直接就是来到了北大营前三里的地方。
有一队五百人的步卒撤的慢了一些,便再也没有了消息。
领队的不是乌颜古,而是另一名将领。
稍微观察了一下,也是没有贸然进攻,直接就地扎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军营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李文硕怎么也无法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这种地方,再次见到沈万三这个小家伙。
这个年纪轻轻就浑身透着铜臭味的商人明显比他这位大将军受欢迎的多,因为他带来了整整五大车的成药,以及一车精盐,一车香料。
相比于成药,将士们对于那些精盐和香料的到来几乎欢呼雀跃起来,高兴劲儿丝毫不下于打了一场大胜仗。
没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缺少调料,军营里的饭食快淡出鸟来了。
还是一个孩子的沈万三完全被当成了最受欢迎的客人,直接被请到了中军大帐,亲自面见副帅吴启恩,而在他表明,这些东西完全不收一分钱之后,这种情绪直接到达了顶点。
沈万三会不收钱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个贪心的小家伙显然不会放过可以赚到手的任何一个铜板,之所以这样,因为货物的钱都是李文硕付的。
他在赌,赌李文硕虽然生气,但不会跟他一个小孩子计较。
很显然,他赌对了。
他的想法很简单,给前线运送物资虽然危险,但是赚头很大,仅这一趟,他就把欠李文硕的钱全都还清了,手中还有不少的余钱。
这种赚头会吸引很多不要命的商人。
而他不收一分钱,则是直接断了很多想在这条路子上赚一点黑心钱的商人的路子。
当然,他也承诺了,自己卖给大军的货物绝对比市价还要便宜,不过做出这个承诺的时候他满脸的心痛,但是不得不做。
否则极有可能被暴怒的李文硕掐死在帐篷里。
李文硕很生气,同时也有些担心,这个小家伙的贪心大的惊人,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
不过很快他就不担心了,因为李文硕劝诫这个少年人的时候,被对方狠狠地鄙视了一番,说不冒点儿险,怎么赚更多的钱?
这事如果失败了,大不了一死,如果成功了,下次的商队再弄得大一些,其中收益岂止日进斗金?
所以李文硕不担心了,管他呢,想死自己死去,活该!
再和吴启恩签订了一份合约之后,沈万三带着他那残破的商队,以及三十个虎背熊腰,极为凶悍的士兵,重新向中原进发。
在这期间,李文硕和其他的几位将领参加了几次军事会议。
面前一马平川,无险可依,敌人就在眼前,结果和想的一样,他们什么都没有讨论出来。
当然,大家也是摸清了主将的态度。
吴启恩非常希望对面来进攻,这种欲望几乎超过了对盐和香料的渴望。
稍微一想,李文硕就是明白了大概的原因。
对面的骑兵虽多,但并不是全部的兵力,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