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戒严进来容易出去难。35xs
倘若你要出城必定将人一个个搜身。稍稍长得清秀漂亮点的还得拉到一边推到墙上粗粝的手掰着你的脸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横眉怒对也不知道瞧个什么,反正就跟对待案板上一块猪肉没撒区别。
态度之蛮横,动作之粗暴有点气性的人都受不了城门兵这么对待自己。老百姓们怨声载道,可也还没到官逼民反的地步。所以一般情况下,能不进城就尽量不进城免得出城时遇到麻烦。倘若想进出顺利点有点家财身份的,只好破财消灾暗暗给小兵们塞几个银子便会对你好点也能将你早点放过去了。
不过戒严之事并非是从离炎出现在皇宫后或是离鹂得知她回京了之后就开始的而是自离鹂昭告天下要开恩科时便开始了。只不过出了离炎这档子事情后戒严的程度更严厉些罢了,比如说偷塞银子不一定能顺利出城了反而会惹人狐疑将你给抓起来拷打一番。
恩科不是三年一度的常规科举考试,而是鹂皇的特别恩准。新皇上位大赦天下是常例而开恩科就是她离鹂的特例了。考试时间就定在今年秋天已经没几天了。说白了,就跟七几年恢复高考那阵差不多。
因为之前参加科考的人很多因此入了仕途做了官,从此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寒门学子尝到了甜头,故而这回恩科一开,报名参考的人很多,无数学子往长安城奔。京城外来人口暴涨,治安问题频频发生,便是从那时候开始,顺天府衙门就奏请皇帝想要加强京城的防卫工作,离鹂准奏,九门提督配合执行。
长安城九道城门,九个城门官也的确都得了庞容叫离樱宫中曾见过离炎一面的宫人画的人像图,只是那图就各位看官看来画得囫囵,因为其长得就跟离樱差不多,与自己印象中那有着肥硕身材的离炎大相径庭,所以没几个人当真。
因为不能声张,否则会坏了鹂皇的名声,又因为那画像中的人物跟死去的樱皇离樱七分神似,故而个个城门官心思不一,便自有一套自己抓捕离炎的法子。
有的觉得画像画差了,故而交代手下人查看过路人时专门揪着长得胖乎乎且还好看的女人多加细看;有的知道离炎武功不弱,故而叫了些会功夫的人暗自观察过往之人的腿脚,或是干脆打上几拳;还有的别出心裁,专门去青楼里找了几个长相出众的小倌往城门口一站,谁若多看了那些小倌一眼,便二话不说抓起来拷问一番……东城门,自也有自己的方式。35xs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提在,故而胡晓珊口中所谓为离炎开的那道门所使用的难为人的方式就不显得那么突兀了,而离若他们要从东城门离开也不会惹人注意了。
且说那东城门的城门官,他特别的敬业,不像前任,三天两头都不来现个身。这一位则是每天按时到岗,亲自抓戒严工作,风雨无阻。
那男人在城楼上搁了张桌子、一把椅子,人就如还在书房时那样闲适的躺在椅子里,大半时间都手中拿着本书看。
在他的治下,东城门的城门兵对待过往的人特别的文明,不搜身,不推攘,不拿眼乱看你。进城不管你,随意进;出城的话,你只要合了城门官的意,便顺顺利利的放你过去。但是你要不合意,不好意思,城门官铁面无私,你另择一道城门出去吧。
那怎么才算是合了这东城门的城门官的意呢?便是通过了他的文考即可。
东城门的城墙上面悬下一副上联,对得出下联的人就放你出城门去。
城门官的桌子边搁了厚厚一叠的联子,每对上一个,旁边伺候的一个小兵就将垂挂的那副上联重新换上一副新的。
眼见着书桌上的那些对联越用越少了,他就会搁下书卷,再刷刷刷一连写上十几副备用。
不过,考人的题目也不尽是对对子。偶尔那人兴致来了,就叫人猜个灯谜、念个诗文什么的。
这样的方式很得文人雅士们中意,特别是那些来京赶考的学子们,都觉得这方式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啊,故而许多文人都喜到东城门来,并非为了出城,只为来此卖弄文采。是以,东城门倒成了有学问的人最爱走的一条道,即使要绕远路大家也心甘情愿。
一时间,很多人恨不能多读点书。
可试问,天下又有多少人读过书?也许识得几个字吧,会算几个账吧,但是吟诗作赋写对子却不会了。所以很多文盲不得不另外绕道从其他城门出城,也不愿走东城门。
而朝廷官员大都知道大皇女离炎武功很好,.这回皇帝私下要抓捕她,东城门搞的这手段大家便不觉得奇怪了。只因为其他几道城门,不都在对症下药的抓离炎么?你看这色诱的、试探功夫的方式都用上了,考你文采又算得了什么?
去代国送礼的领队是周笙。周笙因为是礼部侍郎,选的随从自然也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而且礼部本来就在主持恩科考试,乃是天下文人都仰望的衙门,那文采自是没话说。
所以,虽然本来代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