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请恕微臣无礼,在微臣看来,能够听《清徵》的,都是有德有义尽善尽美的君主,大王您在各方面来说差了一点,如果强行听的话,反而对大王您不好,所以微臣不能在您的面前弹奏《清徵》。”
听大音魔神说到这里,不了解这个故事的人都觉的师旷这个乐师也真是情商太低了,在一国君主面前竟然能说出这种话来?
难道他不怕惹怒了国君被砍了头吗?
不过我倒是知道这个故事和传说,并没有替故事的主角师旷担忧。
这时大音魔神道:“晋平公虽然有些生气,但他还是较爱惜师旷的才艺,所以并没有和师旷计较,而是有些不耐烦的对着师旷道,我不管什么有德之君,德行大义,尽善尽美什么的,我只要你把《清徵》给我弹出来!你若不弹,是不给寡人面子吗?”
“有道是王命难违,师旷在无奈之下,只好坐下来,展开了自己的琴。”
“当师旷用他的那双神妙的双手拨出第一串音符,弹奏起了《清徵》之时,便见有16只玄鹤从南方冉冉飞来,一边伸着脖劲鸣叫,一边排着整齐的队列展翅起舞。”
“而当师旷继续弹奏之时,玄鹤的鸣叫声和琴声融为一体,在天际久久回荡。”
“见此情形,无论是晋平公还是卫灵公,乃至其他的国君和臣武将,全都感到无震惊,同为乐师的师涓,对师旷佩服的五体投地,直言自己远不如师旷。”
“曲终之后,晋平公激动无,感慨万千,为了显示他对师旷的欣赏,主动提着酒壶,离开席位走到了师旷面前。”
“作为一国之君,晋平公竟然亲自向师旷敬酒,而且一边敬酒一边问着师旷道,在人世间,大概没有这《清徽》更悲怆的曲调了吧?”
“然而师旷却回答着道,不,《清徽》远远不《清角》,《清角》才是这世间的悲乐之绝响!”
“《清角》是无与伦,是能够惊天地泣鬼神的乐曲!”
“听到师旷这话,晋平公对《清角》立刻充满了兴趣,甚至不要说晋平公了,算是在场的其他国君和臣武将,全都很想听到师旷来演奏一曲《清角》。”
“在这种情况之下,晋平公对着师旷行了一礼,用请求的语气对着师旷道,《清角》此曲既然能惊天地泣鬼神,肯定不能随便演奏,但既然先生懂得此曲,那请先生给我们演奏一番,好让我等遂了心愿。”
“虽然晋平公这个一国之君在向自己行礼,但师旷却还是摇着头道,《清角》此曲是黄帝当年于西泰山会集诸鬼神而作,如若轻易弹奏,会招来天灾人祸,而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悔之晚矣了!”
“师旷说的很是夸张,但晋平公和其他几个国君却并不怎么相信,为了满足自己的好,晋平公竟然对着师旷又鞠了一躬。”
“先生,请您弹奏一曲《清角》吧!只要能听到《清角》,纵然是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寡人也认了!”
“见晋平公这样说,师旷知道他已经无法再拒绝了,只好演奏起了《清角》。”
“接下来当师旷拨动了琴弦,一串串无玄妙的琴音从他的手指流出,只见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骤然翻腾起了乌云。”
“随后,当琴音继续飘离殿堂之时,狂风暴雨应声而至,闪电雷鸣其声响起,简直如同天崩地裂一般!”
“再往后,当师旷继续弹奏之时,只见尖利的狂风呼啸而至,掀翻了宫廷的房瓦,撕碎了室内的帷幔,各种祭祀重器,宫殿内的陈设纷纷震破,瓦坠漫天飞舞。”
“此情此景之下,满堂宾客吓得惊慌躲避,四处奔走,晋平公也吓得抱头鼠窜,躲在了王座之下,惊慌失色的大喊,不能再弹了!赶快停下来”
“接下来师旷停止了弹奏,顿时风止云开,雨过天晴,一切恢复了正常。”
“自此之后,师旷之名,名扬天下,成了古往今来第一乐师!然而你们却并不知道,晋平公和在座的几名国君,还有听到过师旷和师涓弹奏乐曲的所有人,全部都不得善终。”
说到这里,大音魔神总算是讲完了这个故事。
如果说和我所了解的这个故事有所不同的话,是晋平公和在场的那些人的最终下场,作为历史系研究生的我竟然并不了解。
但大音魔神他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呢?我还是有些无法理解!
难不成那几个国君和臣武将的死,和他的大音之道有关?
或者说,大音魔神所讲的故事之的主角师旷,和他有关?
在我正做着猜测之时,大音魔神看去有些得意的笑了笑,然后一脸阴沉的道:“你们肯定在猜测,师旷是不是和我有关?”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不仅师旷是我门下的弟子,连卫国的师涓,还有在濮河自尽而亡的师延,他们都是我门下的弟子。”
“其实从古至今以来,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