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五章 圣诞 二十一(6 / 9)

一个殖民小队,用我们的科技力量,加上奥匈庞大的人力资源,与还算可观的财富实力,一起探索和殖民世界。”

“乔乔,树立盟友典范这个观点还点不错,能把奥匈绑在德意志的战车上与我们共进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只是殖民地的利益如何分配?另外,奥匈同样有复杂的国内政治问题的存在,不见得能如我们所愿。”腓特烈皇储有些不确信的插口质疑道。

“父亲,殖民地的利益可以通过成立合资殖民公司来分配,从荷兰、英国的殖民经验来看,通过公司运用商业手段,再加上必要的政府支持,这是开拓殖民地最有效和最快速的手段,所以我建议即将组建的德国非洲殖民公司,在股份上可以向奥匈开放。”

“至于奥匈帝国内部,我希望它能按照我们的心意去做改变,否则,在经济控制奥匈之后,我们将团结一切愿意团结在我们身边的力量,推动奥匈做改变,最糟的情况无非是支持奥地利与匈牙利各自独立。”

听到这里,俾斯麦宰相看着依稀亮出獠牙的小乔伊,眉毛轻扬无声的一笑。

腓特烈皇储想了又想,终于叹了一口,转头向俾斯麦宰相轻声说道,“奥托,我会用私下渠道给鲁道夫写封信,也请你给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写封信。”

奥匈帝国的鲁道夫皇储是腓特烈皇储的头号粉丝,腓特烈皇储写信的目的,无非就是准备支持鲁道夫皇储所推动的奥匈内部的自由化改革,而特申大公阿尔布雷希特是奥匈帝国头号的强硬保守派,也是俾斯麦宰相的头号粉丝,当年俾斯麦宰相力主为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授予普鲁士元帅的头衔,才使奥匈没有在普法战争期间,从背后捅普鲁士一刀。

给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写信,无非是让俾斯麦宰相站在保守派的立场,劝说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多给鲁道夫皇储一些改变的机会。

如果成了,对奥匈的转变可期,如果不成.....那就是继续加深奥匈内部自由派与保守派的裂痕,似乎同样对德意志有利。

俾斯麦宰相当然明白这点,立刻点头应承下来,随后又将目光看向乔伊,“乔乔,你刚才的想法中却有个漏洞,实际上对开拓殖民地最为积极的应该是教会,你现在成立德奥合资殖民公司就意味天主教会也有了同等的机会,在德意志的殖民地上传播信仰,这对于新教来说可没有任何好处。”

“可是不引入天主教会,你想获得奥匈的人员与财富支持的想法,这将很难办到。”

宗教与文化、经济和军事这三种手段一样,都是殖民开拓的四大支柱,乔伊当然不愿意放弃宗教手段,但是俾斯麦宰相的所提的问题很现实,拉拢奥匈就无法避开天主教问题。

“这还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乔伊陷入了深思。

毕竟是从百年之后穿越而来的灵魂,这上百年的经验很快就给了乔伊灵感。

“父亲,大人,站在一个纯粹新教徒的角度,我想问个问题,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孰大孰小?”乔伊向父亲与宰相大人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看着乔伊诚恳的脸,腓特烈皇储与俾斯麦宰相互视一眼后,开始思索乔伊这个问题。

“两个宗教之间,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思索很久之后,俾斯麦宰相无奈的率先回答道,而一旁的腓特烈皇储也赞成的点了点头。

“如果我用数字来表述两个宗教间的相似度,两个宗教之间有至少70%是相似的,能同意吗?”乔伊再次追加了一个新问题。

半响之后,腓特烈皇储与老宰相同时点了点头。

“如果,我们请柏林福音派的长老们对全世界的基督徒们发出一个宗教呼吁,呼吁所有的基督徒之间应互相尊重,希望各教会、各宗派在宣教地区互相的学习、互相的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真诚对话,以促进两个教会间的合一见证。”

“如果能成立一个这样的基督教统一组织,是不是能解决我们头疼已久的宗教对立问题?”乔伊自信的问道。

“咦?!”俾斯麦宰相立刻被乔伊这个想法激发出了灵感,“如果成立这么一个组织,那么就完全有办法为巴尔干找出宗教战争的借口,而不需要罗马教皇发出律令。”

“哈哈,乔伊你这个想法,不但解决了殖民的宗教合作问题,也算是把日后巴尔干战争的最后一块拼图给拼全了!”俾斯麦宰相兴奋的一拍扶手。

腓特烈皇储也笑了起来,如果真的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同样也就意味着,柏林将有办法促进德国境内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和解,毕竟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一样,都是可以引发民族大屠杀的诱因。

甚至还能将犹太教、东正教纳入这个组织内。

成立这么一个基督教组织的急迫性明显在奥匈问题之前,腓特烈皇储与俾斯麦宰相几乎一瞬间就商量好了,就在这个圣诞节期间,两人一同去拜访福音教派的长老们,用最快的时间促成此事。

这个原本要在30年后,在1910年才能出现基督教统一组织,被乔伊扇着翅膀给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