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对于熟知汪满性格的刘拂来说,策反对方, 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他心中并非没有忠君爱国, 只是被早前的落第坏了底气,加上一股子书生执拗, 才会被善于揣测人心的贺子寅迷了心智。
当刘拂将事态铺开讲明之后,这个平日里慷慨激昂的书生就已吓得两股战战, 不住求情, 将所知之事倒了个干干净净。
如此快倒戈的原因,或许也有虎视眈眈宝剑坐在一旁的蒋少将军的功劳。
待与蒋存从张轩那边得来的消息一对, 其中虚虚实实就已可推算个彻底。
贺子寅狼子野心, 不止是要拖方家下马, 更是要搅乱本届秋闱, 再造一次上科舞弊徇私的大案, 让天下莘莘学子对当朝离心。
而本届的主考官, 正是方奇然的大伯父,方家的未来族长吏部尚书方辰。
只是他们手上并无实证,最多可以防范于未然, 对于扳倒安王全无作用,甚至于处理贺子寅这个主导者都不足够。
是以在蒋存陈迟用心备试的同时,三人更是用尽所有时间, 四处奔走,寻找着可用的蛛丝马迹。
不过十余日的时间, 几乎夜不能寐的刘拂就瘦了一大圈。
当她带着陈迟再入狱中探望春海棠与谢妙音时, 脸色竟比谢妙音这个重伤初愈的人还要差上些许。
对上春海棠与谢妙音担忧的目光, 刘拂轻咳一声,反岔开话题去安慰她们。
不论如何,事情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春海棠听过便罢,放下了心,便用全副精力去摩挲她即将参加武举的乖儿子:“只盼放榜前能了结此事,免得我乖儿做了武举人,还要被人诟病有个坐在牢中的干娘。”
想起今日收到的周行所书信笺,刘拂唇边溢出一丝笑意:“你们且放心,京中已得到些消息,当可一用。”
谢妙音乖巧点头,两次会面来第一次发问:“周公子他,待你可用心?”
面对与于维山之前近似的问题,刘拂的回答更正面了些:“除匡扶正义外,全副心思在我一人身上。”
看出少女眼中不自觉流露出的羡慕,刘拂在心中轻叹口气,握着对方的手,殷切道:“你与海棠姐姐都是有大造化的人,再熬些时候,便可平安喜乐,安然一生了。”
谢妙音垂眸道:“我别无所求,只盼能如骄儿那般,随侍你左右。”
“骄儿已有了心上人,是个陈姓书生,人品端方极有担当。”刘拂摇头轻笑道,“待你觅得良人,就不愿守在我身旁了。”
看着谢妙音黯淡下去的目光,刘拂再叹一声。
她不是不晓得少女心事,当年无心之失,只能硬着心肠当作不知晓。
“最近局势紧张,不好来探你们,此处已打点妥当,最是安全不过,不论听到什么消息,都兀需担忧。”
想起对面相逢时贺子寅越发露骨的狠厉目光,刘拂眉心微蹙,反复叮嘱。
尽量减少与少女对视的刘拂并未发现,对方的眸色在听到她的敦敦嘱托时,渐渐沉了下去。
也正是这一错漏,成了她毕生憾事。
···
随着时光飞逝,事态很快进入了白热化的地步。
幸得蒋存府上有当年留下的侍卫,才在陈迟与蒋存出门办事时,保住了刘拂数次安然无虞。
而这一次次的行刺事件,也证明了刘拂的步步紧逼,达到了迫使贺子寅自乱阵脚的目的。
以贺子寅的暴戾脾气与刚愎自用,在被拔了十数个暗钉后就再坐不住。他不晓得的却是,刘拂在抵达金陵的第一天,便在他身边埋下了暗桩。
可成也萧何败萧何,正是这步步紧逼,使得贺子寅放弃了稳扎稳打,开始使用激进的手段。
他身负功名,背后又有世家做倚靠,再加上安王的护佑尚怀新的提拔,非有真凭实据,难以将他下狱。
更难以借贺子寅这个突破口,挖出安王图谋不轨的铁证。
就算是以那些意图取刘拂性命的江湖人士为凭,贺子寅只要两手一摊说不认识,就无法判他。
一击即中的证据,实在太难求了。
刘拂曾想过以自己为饵迫使贺子寅亲自出手,却被蒋存与陈迟一道拦了下去。正当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饶翠楼杀客一案按着律法规定,被再次提上金陵府衙大堂。
这天发生的所有事,都不在刘拂的掌控当中。
“妾身与贺子寅曾有私情,在得春老板相救自卖入饶翠楼后,贺子寅就处处与妾身为难,威逼利诱欲让妾身做他暗线,窃取东家情报……那人命案子,亦是出自贺子寅手笔……”
谢妙音抬头仰望堂上双双而坐的谢、徐二位大人,藏在袖中撑在膝上的双手握得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