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谨小慎微(1 / 3)

许长安默然不语, 一股酸涩从他的心底涌起, 瞬间就把他整个人淹没了。

正如她娘所说,梁明华身处高位多年,故交旧友、经营的人脉不知有多少, 只要他的一两位友人愿意伸手帮忙,梁家人必定不会伤及根本,他们只要耐心潜伏几年,等到风向一变又会回到原来的高位上。

自从她娘不在梁家做保姆后, 除非逢年过节送节礼,他们母子俩就很少上梁家走动,关注梁家的那些人就很少再把注意力放在他们母子俩身上,也没有人会特意在他们身上打主意了, 脱离梁家的结果对他们娘俩大大有利。

如今接他们到梁明华的这封来信, 顾念以往梁家人对他们一家的帮衬, 又顾忌以后梁家人会翻身, 于情于理他们母子俩都要伸手帮一把梁家。

但他们母子俩伸手帮忙的前提,是不能因为帮了梁家人而被人把自己的根底给挖出来了, 虽然这样做有失恩义,但他们也没办法,毕竟他们得先自保啊。

“您放心, 我心里有数。”许长安收敛情绪,对许母扯着嘴角笑了笑, 安慰说道:“多的我不敢做, 但在凉县这地方, 让我护一护文斌和梁倩我还是能做到的,等下回您有机会见了梁叔和梁婶,您也能在他们面前说一声没辜负他们的托付。”

许母见许长安把她的话听进去了,又见许长安有把握,她就放心了一半,不由得点了点头:“我们尽力就行。”

许母平静下来后,想了想,提醒许长安说道:“按照你梁叔的性子,我认为你梁叔也拜托了别人关照文斌和梁倩,这次来信让我们帮忙也是为了给文斌和梁倩多条后路,到时候你注意看看那个人是谁,可别冲了龙王庙。”

如此一来,说不准以后他们还能有一位帮手。

母子俩又说了一些话,天就快黑透了,许长安起身走到屋角,勾到电灯绳一拉,屋里的电灯炮就亮了,昏黄的光线照满了整间屋子。

许长安放下电灯绳,眉眼不经意间扫到了日历,见日历上面印刷得大大的“十一月二十三”的旧日历字样,他的喉头忍不住动了动,于是伸手把日历往后翻了几页,随后把目光停留在那张“十一月三十”的日历上。

早就注意到儿子举动的许母也起身走到日历前,眉眼温和,口吻平静地说道:“日子过得真快,又要到你亲娘的忌日了。以前我们在京都的时候人多口杂,也没能给她好好做个牌位、上柱香,今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就好好祭拜一下吧。”

许长安眼里带了泪意,眨了眨眼,似乎眼里的那点泪意又没了,他转头看向矮了他一头的许母,笑着道:“嗯,赶明儿我去淘换东西,亲手给她雕个牌位,再弄一桌她爱吃的菜,让她知道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许母笑着点头应允,欣慰地看着许长安说:“好,按你说的办。”

虽然在祭拜过后,长安给她亲娘亲手雕的牌位必须烧掉,这么做是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不能把牌位藏起来,给他们这两个活着的人留下任何隐患。

毕竟长安的亲娘娘家是资本家,她生前又曾是明珠市有名的名媛,虽然她死得早,但难保会有人看到牌位后会记得她这么个人,而且长安的亲爹如今还在海岛那边活得好好的,要是他们这两个活着的人被人挖出来,按着如今的形势,等待他们的只会是死。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李晓玉撇下她爹李石头,亲亲热热地挽着赵翠枝的胳膊,跟着赵翠枝去猪场上工,母女俩边走边聊。

到了猪场,李晓玉和也在养猪场上工的吴婶子打过招呼,跟着她们去猪圈看那只闹着不吃猪食的猪 ,没多久,赵翠枝和吴婶子就商量好,下午由吴婶子去跟队长吴胜勇打申请报告,尽快把那头猪宰了分肉,要不再拖两天那头猪就把自己饿死了没什么,要是把膘都饿掉完了就可惜了。

两中年妇女的话听得李晓玉耳朵有点直,等李晓玉回过神的时候,她已经恍恍惚地穿好围裙戴好手套了。

李晓玉暗暗吐槽自己,侨情个什么劲啊,娘和吴婶子说得对,又不是死猪肉怕什么,多炖点火候照样能吃,这年头想吃多点肉就不能太挑。

随后,李晓玉抹了把脸,不想了,跟在赵翠枝身后干活,切完了晒干的红薯藤又帮忙煮成猪食,煮完猪食又帮着喂猪后。

听着猪场里的猪争食的猪叫声,李晓玉对她娘赵翠枝说:“娘,你们每天煮的猪食是挺多的,但里头没多少干货啊,怪不得养猪场这十来头猪吃这么多就是没长多少肉。”

猪食里大部分是切碎的干红薯藤,少部分红薯,再多就没有了,没饲料又只吃个水饱,这样养的土猪能有多少肉啊,一年下来能长到两百斤都算重了。

没一会儿,石槽里的猪食就被这些猪吃光了,有两只猪跑到木栏栅做成的矮门前,一脚跃起,把它们的前腿搭到上面,“哼哼”地乱叫讨食。

“去去去……”

赵翠枝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