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走到自家门口,掏出钥匙开门进屋后,把挎包一丢,耸了耸肩,安静地坐了一会儿,打起精神后就从斗桌里拿出煤球票,去隔壁的赵裁缝家借小推车去。
赵家的小推车放在院子的草棚里闲着,李晓玉一问赵嫂子就借了,赵家的三个小孙子正好在家,八岁的赵国庆最大,眼见“表姑”李晓玉要去买煤球,眼睛就滴溜溜地转,嘴里嚷着要去帮“表姑”推车,立马起身跑到院子里帮李晓玉把小推车推出来。
赵婶子笑着说了赵国庆两句就任由大孙子折腾,心里却道大孙子真懂事儿,明白和李晓玉相处好了对自家有好处,以后能多换点地里出产的口粮。
在一旁玩耍的五岁赵国华和三岁的赵国红,是赵国庆的小跟班,见自己的大哥跑了,丢下手里的木头玩具也跟着往外跑。
两人经过赵婶子身边的时候,被赵婶子一把抓住衣领,不顾两人挣扎,一手一个拎着就往屋里走,边走边训道:“你们两个小人跑什么跑,外面那么冷,冻坏了怎么办?!”
“我长大了,冻不坏!小妹留在家就行,我跟大哥出去耍耍。”
“不行!小妹留在家,你也留在家,你们俩个谁跑出去今晚我就不给谁饭吃!”
“那……那我还是留在家吧。”
……
听着赵家传出的声响,李晓玉推着小推车边走边笑,跟在她身后的赵国庆闲聊,问赵国庆在学校里上课认不认真啊,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写完啊,和小伙伴们最近玩些什么啊……
一大一小拉拉杂杂地说了一大堆,等把煤球买回来堆放好,赵国庆已经把他身边的事儿都给李晓玉倒了个一干二净。
李晓玉把暖水壶里的热水倒进洗脸盆,兑好温水后把自己和赵国庆收拾干净,然后进屋抓了两把红薯干塞进赵国庆的口袋,又拿了张油纸包了两把炒黄豆递给赵国庆。
李晓玉笑着对赵国庆说:“你拿好了啊,一会回去了和国华、国红一起吃。”得了便宜的赵国庆道了声谢,笑嘻嘻地跟在推着小推车的李晓玉身后回了家。
两人进了赵家门,赵国庆就飞快地跑回屋和他的小弟小妹分享新收到的零食,屋子里传出小孩子惊喜的“哇”声,听得李晓玉也跟着欢快了起来。
等把小推车推进草棚放好,李晓玉就高声和赵婶子打了声招呼,说明她已经把小推车送回来了就不进屋坐了。
此时的赵家正在做晚饭,她得避开了。
天色虽然还没有黑透,但李晓玉已经拉亮了电灯,躺在炕上看自己从收购站那里淘换来的一装白话文小说。
这本小说是民国时期出版的话本,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夹杂着一丝对当时民生的呐喊,也许是因为这本话本里描绘的的民生较少,没有触动当局的底线,所以才能成功刊印发行。
李晓玉读着这本小说,想象着当时明珠市的繁华,也想象着当时的租界、时局,她庆幸自己穿越的是这样的年代,假设她穿越的是民国时期那她可能早就死在炮、火里了。
“晓玉!晓玉!你在看什么书呢?看得这么入神,喊你好几声了你都没听到。”刘莉莉边喊边解脖子上的围巾。
“哦,没什么,我就随便看看。”沉浸在小说里的李晓玉,被突然冒出来的声音惊得差点跳起来,抬眼一看见是刘莉莉回来了,忙故作镇定地把小说藏进被子里,然后把书丢进空间随便换了一本高中课本出来。
刘莉莉挂好围巾,两步走到李晓玉前面,掀开被子拿起书后,发现李晓玉藏起来的竟然是本高中物理书,就咯咯地笑了:“哟,看物理书呢~~你都毕业了还看这书干嘛啊?”
李晓玉笑:“我无聊不行啊,打发下时间呗。”
刘莉莉一屁股坐到炕上,撞了下李晓玉的肩膀,坏笑道:“骗谁啊你,我打从初中认识你,你每次上物理课都死皱眉头,现在你跟我说拿物理书打发时间,你觉得我会信?”
李晓玉无所谓地说:“不信就算了,书就在你手里拿着,爱信不信。”
刘莉莉动了动自己的脑瓜子,想到了一个可能,于是立马坐直身子,一脸正色地问李晓玉:“你不会是想学好物理以后好参加高考吧?你也知道今年的高考都推迟到现在了,教育部门都没说什么时候进行考试,和咱们同一届的那些决定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如今可惨了,他们没有好工作又不知道还能不能考大学,大部分都留在家看家人脸色过活呢。你有稳定工作,还是别惦记考大学那事儿了。”
说完,刘莉莉还是不放心,担心李晓玉犯糊涂,再次叮嘱:“如今外头的人想当工人都没有门路,你可别自己作死干傻事!”
李晓玉虚心受教,笑着说:“你放心,我不会的,没工作我吃什么,我才不傻。”如今的高考说是推迟举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举办了,要等到七零年部分高校才会以推荐的形势招收工农大学生,她要参加的不是这几年的高考,而是七七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