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东方红(3 / 4)

门打扰她午休,索性把院门挂上锁,让人以为家里没人。

他则去团部。

午休的时候,有人在家里睡觉,也有人跑到村里食堂以及团部前面的场里睡。

打谷场的边上有梧桐树和白杨树,投下了一片片的树荫,伴着蝉声清风入眠对社员们来说是一种享受。

林绍禹几个知青正在做麦收计划。

经过劳动的锻炼,他原本有些苍白的皮肤都健康起来,露在外面的肌肤被晒成小麦色,身体也结实很多,还长高一块。

他们跑遍全生产团,按照麦子的成熟等级画表格,把需要提前收的标出来,免得到时候耽误麦收。

周明愈看了看,同意他们的计划,“让农机组随时待命。”

正说着,外面响起吉普车的声音,一个洪亮的嗓门传来,“周团长!”

周明愈一听就知道是莫应棠的那个通讯兵,莫应棠工作忙的时候,都是他来送信或者送东西,和先锋团也非常熟悉。

周明愈迎出去,笑道:“在呢,胡通讯员有什么指示?”

胡通讯员叫胡正雄,西北人,估计是职业原因锻炼出一把大嗓门。他很有语言天赋,每到一个地方积极地学习当地方言,如今不但普通话不错,会说几句英语日语俄语,会说流利的四川话、陕西话、上海话,还会几句粤语和温州话。

像当地方言对他来说是小意思,毕竟很多发音差不多,只有个别词汇有特殊称呼而已。

他现在说的就是当地方言。

他还特别会讲段子,每次来先锋团,学生们知道都要跑来找他,请他去上课讲革命故事。

胡正雄从自己补丁摞补丁的褪色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周团长,恭喜你们啊,快去提车吧!”

提车?

周明愈心下一阵激动,赶紧打开信封,就见里面是一张批条:关于红旗公社先锋团贷款购买东方红75型履带式拖拉机的批示。

下面是鲜红的区委大红章,写着同意。

他欢喜道:“太感谢了!这可帮了我们大忙。”

他立刻让林绍禹去通知团部的连长、排长以及会计和农机组们,火速开会。

因为学校就在这不远处,他们得到消息,跑来请胡通讯员去吃西瓜——讲故事。

周明愈关切道:“胡通讯员,你忙不?忙就先走一步。”

胡正雄笑道:“不忙不忙,我去溜达溜达,吃过晚饭再走也行。”

先锋团食堂的饭那是有名的好吃,来了先锋团不吃这里的饭,那不是亏大了吗?

嘿嘿。

买拖拉机的事情早就定下的,钱也预备着,只是后来不让买他们也有别的用处,所以现在要开会再筹钱。

其实也没什么好开的,无非就是大家都举手同意,然后让几个会计和连长一起见证,开箱拿钱。

开了会以后周明愈就带着周诚廉和周培基两人开着手扶去县提拖拉机。

胡正雄则去讲了一节课的故事,时间差不多就去食堂吃专门给他做的饭。

韭菜炒鸡蛋、蘑菇汤、蒜薹炒腊肉、鸡大腿,还有杂合面大卷子。

他香喷喷地吃完,走的时候还特意去找何桂兰、张翠花道谢,“婶子就是实在,这饭比区委食堂的好吃多了。”

俩老太太笑着欢迎他常来。

她们最喜欢胡通讯员了,每次来都带好消息。

……

这一次买拖拉机顺利得很,贷款都有专门人给办理,他们只需要摁手印、盖章、签字,然后交两千四百块钱,就可以先把拖拉机开走,以后每个季度还一次钱就可以。

还钱也不需要来县里,只需要还给公社的信用合作社即可。

拖拉机只是一个驱动机械,还必须要有配套的农机,耕地耙地一体的旋耕机、还有播种机、收割机,这些都是一起买回来的。

大拖拉机他们暂时没有配车斗,那些配套农机可以装在大拖拉机的就装上,不行的就装在手扶的车斗里拉回来。

等都装好以后,周诚廉开着手扶,周明愈和周培基驾驶东方红。

东方红的启动和后世的拖拉机不同,他既不是手摇打火,更不是电子打火,而是拉绳启动。

车头上有一根启动绳,一拉发动机就突突突地开始启动,这个也要掌握规律和感觉,否则不是那么容易启动的。

周明愈在省城的时候学过,试了试就掌握启动方法,惹得县革委会的技术员们都佩服不已。

“周团长,人家都说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你是一天不见就得刮目相看啊。”有人跟他说笑。

自从张技术员通过关系留在省里以后,县里又培养了几个技术员,都是从机械以及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