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道:“校书郎只是仕途的起点而已,你以为谁都会如苏轼那般好运,直接前去翰林院为官家写文章么?一般在担任七八年校书郎之后,那就可以去各部衙门任职亦或是外放为官。”
崔文卿笑嘻嘻的补充道:“是啊,当个七八年校书郎,我都已经快到二十五六岁了,然后才能去当个八品县丞,运气好或许再奋斗个四五年,三十岁担任县令,其后四十岁知州,五十岁进入六部任个侍郎什么的,这已经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然后当别人问我家世的时候,便可以说老夫崔文卿,职司正四品侍郎,我家娘子折昭,乃从三品振武军大都督。娘子啊,即便我奋斗一辈子,只怕也赶不上你了,故此奋不奋斗一个样。”
一席话听罢,折昭为之气结,又是忍不住笑骂道:“崔文卿,你真的是个无赖,又这么比喻的么?”
崔文卿大笑言道:“如此一比,还是在娘子你三十年不升官的前提下,若你一朝入朝担任什么大将军,枢密使之内的高官,那我就更加望其项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