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小皇帝透过眼前的冕旒观看着众文武大臣的表情,小皇帝年岁也只有六岁,不大,但也懂了不少他该知道的事情。
所谓的大朝会是七天举行一次,商议国家大事,不过在李云掌握国家权力之后,大朝会就变得可有可无,就是走个流程,真正的国家大事李云会在自己的府衙与众官员商议,绕过大朝会。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小太监扯着尖锐的嗓子喊道。
众人的目光纷纷的放在了最前面的魏公李云身上,但很明显,李云没有出列的意图。
钟大人上前一步,手持笏板出列道:“臣有事禀奏!”
“准!”
有些大臣没有想到【钟声】会出列,互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卢太傅也睁开半眯的眼睛,看着身形瘦弱的钟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钟声侃侃而谈,“启禀陛下,李将军如今战败被擒,乃是国家之耻辱,当年大将军在世时也对汉公有所警觉,认为汉公乃是野心勃勃之辈,李将军乃是国家柱石,不可不救,还请陛下令臣等商议如何营救李将军!”
钟声的这一波操作太迷,就连卢太傅都没有弄明白钟声的想法,甚至李云也特意的瞅了瞅以前毫不在意的这名官员,钟声是坚定的保皇党,但如今却是提出解救李风,难道钟声投靠了李云?
小皇帝不明所以,下意识的瞅向了李云与卢太傅。
卢太傅知道钟声绝对不可能投靠李云,但现在钟声的想法他没有想明白,而且他也不愿意冒头,所以也就没有说话。
而李云却是直接扭身望向了钟声,钟声毫不退缩,目光直视李云的眼睛,奥就没人敢这么的看李云了。
李云声音有些低沉,向钟声问道:“你想说什么?”
殿中百官也纷纷看向钟声,想听听他会怎么说,这一瞬间,钟声变成了众人的焦点。
钟声昂声道:“汉公生擒李将军,不过是因为汉国已经没有能力在将战争进行了下去,所以,汉公最大的可能便是与咱们议和,所以,在下认为,换回李将军还是十分有希望的!”
钟声聪明的将魏国换成了咱们。
李云看着眼前这名瘦弱的男子,头一次发现原来朝廷当中也有智者,李云先前以为朝廷当中基本上全是酒囊饭袋。
而且钟声一句话就说到了重点。
大朝会在众人心思各异的情况下结束了,小皇帝命李云决定如何将李风换回,反正李风是李云麾下的大将,朝廷的一些大臣对于李风被擒实际上是比较幸灾乐祸的。
李云将钟声带回了魏公府衙,并且召集其他将领议事,就连李雷因为自家二哥的事将中州的一系列事情委托给了副将,自己轻骑赶了回来。
“大哥,一定想办法将二哥救回来!”
这是李雷见到李云的第一句话。
而且用上了大哥的称呼,这是希望李云记得他们是兄弟。
其实要说起来,因为李风的性格原因,和李雷的关系并不算太好,但毕竟是血脉相连,李雷可没有那么狠心不救自己的哥哥。
“放心,我会的!”
李云点点头,用的是“我”而不是“孤”,可见他明白李雷的想法。
钟声跟着李云在一旁坐定,十分的坦然,他在大朝会上的表现,就是为了现在的这一刻。
“钟先生,说说你的看法!”
李云对于钟声还是给予了一些尊重。
而李云麾下众将也纷纷看向了眼前之人,想听听这位让李云都有些尊重之人的想法。
钟声起身对众位一拱手,道:“殿下,诸位将军,如今不是咱们付出什么可以换回李风将军、苏军师还有李竟衍将军,而是看汉公想要什么!”
“你说的在理!”
李云点点头。钟声说出了问题的本质,如果李云连自己的兄弟、连襟都无法换回来,对于麾下将士们绝对有非常大的打击,甚至会对李云产生不信任。
而李风与苏粲对于李云十分重要,不管用何种代价,李云都必须换回两人。
钟声听到李云的赞叹,仿佛受到了很大的鼓舞,继续道:“所以要想知道汉公什么想法,必须派遣使者前往北平,甚至在下已经想到汉公也等待着殿下您派去的使者!”
“那对于使者的派遣,你有什么建议吗?”
李云目不转睛的盯着钟声,询问道。
钟声倒是一愣,没想到李云竟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因为北平与陈留路途遥远,如果发生情况,根本来不及禀报李云,所以就必须需要使者的随机应变,解救李风等人同样如此。
钟声道:“在下倒是有一个人选,在下认为非常合适!”
“谁!”
“征南将军!”
钟声所说的征南将军乃是李雷。
钟声继续侃侃而谈道:“征南将军与汉公有旧,而且北平有李夫人在,想必对于解救李风将军他们有奇效!”
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