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病秧子43(捉虫 )(3 / 4)

,别说绣娘们的手艺都不错,这一挂在上面远看的话,还真是跟真的一样。

“圣上,虽然我知道万寿节是您老的大日子,而且现在您老也有钱了,但是夏知书这样是不是太铺张浪费了?”裕亲王对诏帝道。

昭帝走了一会儿神走才回过味来:“随他去弄吧,朕喜欢梅花,贵妃也喜欢,他这病是一日不如一日了,朕想着到时候若是能让他提前看了这一番美景,又不用冒着严寒,他这病或许能有几分起色了。”

裕亲王的脸色僵了僵,他原以为他这皇兄将三皇子从贵妃的身边捞了过来,每日带在身边和太子培养感情的,也不失为明君之举,他以为他渐渐的对贵妃的感情也看开了,可是没想到这不是淡了,反而是越来越浓烈了。

他看着昭帝展不开的眉头,还有那忧伤的眼角,他似是想起了史书记载的那一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为的是博得美女褒姒的一笑,为了贵妃他可是这样大肆的掏空国库,他可知道这些钱财又是多少民脂民膏,又是多少黎民百姓节衣缩食而挤出来的银子,又有多少农民因为交了这些税银而熬不过这个冬天的,难道这些都不及一个妃子重要吗?

裕亲王满腔愤懑,但是他却不能忘记君臣的区别,他虽然有时和昭帝好的不分彼此,但那是因为在大是大非上他一向拎得清,从没有让昭帝蹙过眉头,不该碰的不碰,不该沾的不沾,管住自己的手从不敢乱伸,该退的时候比谁都退的及时,才能得到昭帝此时的信任。

同样此时他不会将心里的话全盘托出,而是尽量缓了声调道:

“圣上,若是担心贵妃的病,何不让钦天监那边算算日子,请高僧作几场法事都比这效果好。”

为了顾忌昭帝心中那宝贵的爱情,裕亲王这话可是说的情真意切,然而听到昭帝的耳朵里,却完全理解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来。

“你说的也对,这神佛之事还是要顾忌,朕想着与其请高僧做法事,不如让礼部在梅树上再绑些红丝带,借朕万寿节的机会为贵妃祈福。”

“圣上这万万不可啊,你是天子,万寿无疆,在您的寿诞上为妃子祈福,这会折了您的福报的。”裕亲王真是体会到了心痛的滋味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方面心痛圣上如此不把自己的寿诞当回事,不在乎自己的福报,一方面又气圣上如此糊涂,哪有皇帝在自己的万寿节上为区区一个妃子祈福的呢。

细数历代明君,哪一个不是借自己的寿诞为天下万民祈福的,以此来博得一片爱民如子的名声,昭帝不给百姓祈福就算了,给一个妃子祈福,又算怎么回事?天下文人学士岂会买账,天下百姓又岂会没有意见。

只是另一方面的内容,裕亲王给昭帝留面子,欲言又止,没有说出声来罢了。

“不碍事,朕不在乎,若是能折了朕的寿命换得贵妃的健康,朕也是愿意的。”昭帝一副情圣的样子,哪里能意会到裕亲王欲言又止的未完话。

裕亲王抬头望天,无力的捏了捏手,抬起沉甸甸的脚步出了养心殿,养心殿广场上两侧的枯干上已经挂满了丝绣的梅花,黄色的花蕊、白色的花瓣,迎风飘扬,在这初冬自有一股孤高的意味,如果不知道这里面所耗费的钱财,确实美得能让他驻足,但是知道这里面的内幕,美丽的外表下,其实里面是沾了血的,他是怎么都做不到放着里面的本质不去思索,而是看一物体的区区表面的。

广场的对面,一身官袍,袖子还没有拢下来的礼部尚书迎面急急的走来,这是这么快圣上就召了他去商量在树上挂红丝带的事了吧。

裕亲王这样想着,就将眼里的沉重逼到了眼睑,高大挺拔的身体直直的挡在了礼部尚书的面前。

礼部尚书这时候正急着去见昭帝呢,听传旨的太监说要立刻马上,他可不敢耽误,抬抬手向裕亲王略行了一礼,就准备绕过他离开。

裕亲王却又是跨了一步侧过身,再次挡在了他的面前。

礼部尚书只有无奈将一套礼仪做足了,卑躬屈膝的请教道:

“不知王爷挡住臣有何要事?若是无事,圣上可正等着臣呢。”

裕亲王却笑了起来,一双丹凤眼向两侧翘起,睫毛挡住了下眼线,让人看不见眼底的森森冷意。

“无事,本王就想问问夏大人跑得那么快,跑的那么急,要是万一跌落了下来,心脏会不会痛?”

裕亲王无头无脑的一句话,若是以往礼部尚书一翘三拐的心思自然能理解出七八上十个意思来,但是此刻他却是双腿打转的急着去见昭帝,哪里容得了他多想,只略一躬身道:“既然无事,那臣就先走了。”

裕亲王眯了眯眼,眼底投射出的弧度落在这一层层的白玉阶梯上,喃喃自语道:“这跌下去,会疼吧。”

他刚抬起头,视线又正好和自下而上的太子对上了,虽然一触即离,但是两人都明显的感觉到了眼底流动的某些东西像是已经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