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圈地运动 军制改革(3 / 3)

督府呢?李忱是取了跟明初得五军都督府,同样的名字。不过性质上,完全不同。

五军都督府,性质上,与明朝得五军都督府相同,就是让统调分离。把统兵权利和调兵权利分开。不过,性质上完全不相同。朱元璋得五军都督府,五军互不统属。甚只底下得兵都和他们没多大关系。

五军都督府,算是不错得构想。有点类似美国等国采用的“国防部——参联会”制度。但是,又不一样。

基本上,明代的五军都督府,不是一个协调机构。它就是一个没有权利得领兵机构,更麻烦的是,他连他的下属都没有指挥的权利。他就是接到兵部调兵令,就发给底下的都指挥司,然后都指挥司又发给底下的卫、所。

都督府和都司派出将领,卫所出兵,响应兵部得调派。当打完了仗,将领回到都督府和都司归还大印,兵丁则回到卫所。

对,相信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这根本就会形成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兵部管不到卫所,免强就认识个将领,可是将领也不太知道这些士兵能不能战。如果他们跟李忱一样,规定了陆军操典,或许还有标准可参考。可是,大家都知道,哪有阿。

这也造成了明军战斗力,越来越低下。更惨得是,明代实施世兵制,一入军籍深似海,从此良民不是你。入了兵籍,就等爷爷传儿子,儿子传孙子。这怎么能保证士兵得素质呢。再者,从意愿上,世兵的战役就很差了,被迫和自愿,士气上大不相同。

有后世经验得李忱,当然不会走回头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