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十天。到了德宗时期,更是缩减到一天。
李忱废了尚书省,反正老早就没用了,他采取了类似明代的内阁制度,正式把政事堂,成为一个执政机构,把下面几个部门全部改制,取代六部,成为九部,每部首脑自动成为政事堂一员。
除此之外,也保留了同平章事一职,皇帝可以自己任命宰相,无论何等职务,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就获得与宰相议事得资格。
最后就是秉笔了,十天换一次,甚至一天换一次,避免一人独大,但是这样有什么意义?固然是不怕某人专权,不过就是沦为普通处理政事得官员,往差的说,如果遇上事情,处理起来很棘手,就变成能拖就拖。
李忱归定了,秉笔宰相四年一任,可连任一次。每任秉笔选拔,由皇帝在挂有同平章事衔得人群中挑选。并且因为实行了新的考绩法,所以新任秉笔也免不了得需要对皇帝提出施政报告。
不光是新任,秉笔每年都要施政报告内容,主要就是报告去年一年,大唐发展如何,有什么问题,需要如何改进。并且展望来年,来年有什么施政方针,芸芸。
政事堂得改动,问题不大,其实李忱目前也就是这么做得。自从他除掉马元贽后,没有了宦官乱政,每次议事,李忱都是在绫绮殿招集宰相,开会讨论议题,就让各部执行,如今不过就是作到一个名实相符,并且裁汰冗官,把那些在后代变成荣誉职衔得官职,全给删了。真正得大改动,还是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