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兵临平海卫(2 / 3)

少年便是他家公子。”

胡守仁听罢,长长舒了一口气,叹道:“真是不容易,终于完成了朝廷派下的任务,你们不赶紧把许家父子送进军营,还在这儿磨磨蹭蹭干什么?”

“许老先生一生悬壶济世,眼看着昨日被倭寇残害的村民,不忍心不管。”哨官答道。

“你们赶紧护送许老先生回大营,这儿就交给我们了,平海卫城里的倭寇神出鬼没、极其凶残,我再派些人马保护你们,务必要保证许神医的安全,不能误了朝廷的大事。”

许仪后等人谢过了胡守仁将军,一行人离开了这座村庄。

在朝阳山下的军营里,戚继光将军身披铠甲,端坐在帅位之上,皱着眉头阅读一封书信。

帅位前摆放着兴化府、平海卫一带的沙盘,众将官在旁边指指点点,低声商议着作战方案。

忽然,戚继光将军站起身来,高声讲道:“我大军自月港一路追杀而来,逃亡的倭寇大都龟缩进了平海卫城,按照巡抚谭大人的部署,我军为中路,负责攻城,直捣倭贼大本营;总兵官俞将军(俞大猷)的水师为右路,刘将军(刘显)水师为左路,左右两路水师两日后可抵达,扼守入海口,对倭寇实行重围之势,决不允许一个倭寇流窜到内地!”

参将张岳不无忧虑地答道:“戚大人,从海上聚集而来的倭寇,有近七千人之多,我军现在只有三千余人,敌我悬殊太大。末将觉得谭巡抚有些操之过急,倘若攻城不利,必然导致倭寇反击,再次流窜到了内地,后果不堪设想!”

戚继光将军微闭双目,用手搓着一颗一颗的捻珠,他当然明白眼前的局势,除了平海卫城里的倭寇,还有一伙倭寇从粤闽撤退到了浙江,江浙方面已是十万火急,只有在平海卫速战速决,才能移师杭州湾,为了和俞、刘二位将军配合,眼下的这场恶战势在必行。

沉默了片刻,戚继光将军问道:“戚印,卫城守军的虚实打探的如何?”

“启禀大人,卫城里全部都是倭寇,我们大明的百姓一个也混不进去,这可如何是好?”

“张谏、张岳、还有戚印,本帅问你们,昨日还有倭寇出城抢掠,难道没抓着一个活口?”

“启禀大帅,昨日出城抢掠的那伙人,被胡守仁将军率部巡逻时所发现,但倭寇神出鬼没,他们似乎会土遁一样,趁着夜色消失的无影无踪,胡将军现在到那座村子去善后去了。今明两日,若再有倭寇出城,一定不会再让他们逃窜。”张谏将军答道。

恰在此时,帐外侍卫官前来禀告,神医许仪后父子已经到了军营。

戚继光将军从帅位上站起身来,命令道:“张岳听令,带上你的卫队,保护许家父子进京吧,即刻出发。”

张岳带着满脸的疑惑,惊愕地讲道:“大人!一场恶战在即,末将怎能轻易离开战场?”

对于朝廷的“大事”,戚继光将军不敢怠慢,感慨道:“半年多来,内阁几乎每隔十日,就有千里加急来催,务必在年关前找到这位许神医,既然已经找到了,那还不赶快行动?”

“大人,无论如何,末将希望战后再走不迟。”

“军令如山,不得有误!”

正在戚继光将军与张岳争执之际,有个侍卫陪同许家父子闯了进来……

戚继光将军面露愠怒,厉声问道:“什么人胆敢擅闯帅帐?”

侍卫顿时吓得面色煞白,赶忙跪地哀求:“请大人饶命!小的实在是拗不过许神医,他、他硬要往里闯,说有办法能助大帅攻城,故此,未经禀告,他就、就闯了进来。”

这时,许仪后已经领着儿子跪倒在地,低头讲道:“小老儿拜见戚大人。”

戚继光将军起身离开帅位,微笑着搀扶起了许家父子,答道:“久仰许老先生的大名!内阁不断给各地发函,无论战事有多急,仍派兵寻遍了大江南北,托圣上的洪福,终于把你盼来了,本帅这就命人护送阁下前往京师。”

躲在父亲身后的许灵儿往里观瞧,忽然看见了张岳,顿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于是,张岳拱手讲道:“末将拜见许神医!大帅军令如山,我们准备出发吧。”

许仪后赶忙躬身还礼,感慨地讲道:“张将军,舟山一别,至今已快七年了,当年若非将军的保护,我们父子就得死在海盗之手。”

“原来是你们!想起来了,你就是当年被海盗劫持到东洋的郎中。那时,尽管寇首王直受了招安,好像听说他积攒多年的财宝在大海上被劫持,海盗因此而失去了谈判的筹码,很多人都害怕被清算而不肯回国,他们聚集在舟山群岛上闹事,若非你家公子烧了海盗船,海盗岂肯轻易回头?”

说着,张岳回忆起了往事,仿佛回到了七年前(公元1557年),当时,诏安归来的最后一批难民到了舟山,必须改乘官船回国,有些亡命之徒则趁机偷袭官兵、殴打百姓,官兵怕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