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巧设迷魂阵(2 / 3)

他要真参我贪赃枉法,我倒敬他是条汉子,你看、你看,他写的这叫什么?尽是东楼小儿府里鸡毛蒜皮的琐事,还是你徐大人审的折子,这要递到圣上的那儿,像什么话!”

徐阶赶忙把这份折子收回来,微笑着答道:“那就听你的,这个邹应龙确实太不像话,圣上哪有心情听他胡言乱语,我把这折子给邹应龙退回去,还得好好教训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

一直等到徐阶把这份折子收进怀中,严嵩才坐回到了太师椅上,气喘吁吁地喊道:“传司礼监公公,把今日的折子呈圣上御览。”然后,便目不转睛地看着徐阶。

尽管徐阶收起了邹应龙的那份奏折,严嵩还是不依不饶,讲道:“徐阁老,你我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什么样的风浪没有见过?可还真没见过邹应龙这样的小人,请徐阁老把折子还给他时,好好问问他,他到底还是不是我大明的御史言官?居然拿朝政如此儿戏,真是岂有此理!”

这时,司礼监当值的小太监跑过来,收取了内阁审核通过的所有奏章。

就在小太监准备离开文渊阁时,徐阶高声讲道:“戚继光在福建又打了大胜仗,倭寇业已被荡平,如今天下太平,敬请圣上安心,只是那御史邹应龙岂有此理?竟敢在奏折里拿严世蕃的家事胡言乱语,给朝廷添乱,还居然指责‘国师’蓝道行真人,真是罪该万死。”

这个小太监转身看了徐阶一眼,发现他的笑容相当诡秘。

大家一起离开了文渊阁,这时,天还没有黑,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轿子里的严嵩显得心神不宁、面色凝重,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似乎要大祸临头了……

为了防不测之祸,严嵩突然想起了张居正,他认为叔大是位可以托付之人,便掀开轿帘对身边的仆人低声讲道:“你速去张府,晚上请江陵(张居正,湖北江陵人)先生来府上一叙,我有要事相托。”

到了掌灯时分,张居正乘坐一顶二人抬的小轿,悄悄来到了严府门口,严府早有管家等在门外,把小轿抬进府门,轿夫留在厢房饮茶。

张居正在严府管家的带领下,刚到客厅门外,就听见严嵩在屋里放声痛哭……

管家敲开了房门,严嵩率全家老小跪倒在地,令张居正大惊失色,急忙把他们一一扶起,问道:“请问阁老这是如何?真是折杀了下官。”

“张大人,我们家大祸临头了。”严嵩边说,边把他儿子拉到了近前,讲道:“世蕃小儿,快给张大人行大礼,今后,我们的身家性命就托付给了张大人。”

等表情呆滞的严世蕃跪下之后,严嵩突然又要下跪,张居正赶忙拉起这对父子,震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严世蕃恭恭敬敬地给张居正作了个揖,把这位未来内阁首领请进了客厅,父子二人说尽了肉麻的恭维之词,张居正听罢颇显十分尴尬,却又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严嵩托孤之际,小太监已将当日的奏章及票拟送到了紫禁城,因嘉靖帝正与国师蓝道行一起修炼,他便站在寝宫门外候着。

寝宫中烟雾缭绕,国师蓝道行舞动手里的桃木剑,正在作法……

身穿道袍的嘉靖皇帝微闭着双目,在一旁打坐,到了掌灯时分,忽然问道:“今天内阁可呈上了奏章与票拟?”

“启禀我主万岁,早就取回来了。”当值的小太监低声答道。

嘉靖皇帝听罢,并没有任何反应,依然继续打坐,时而上下颚打着颤,吃上一粒“仙丹”。

等到蓝道行消停了下来,小太监这才诚惶诚恐地讲道:“我主万岁,司礼监的公公还在门外候着呢。”

嘉靖皇帝微闭着双眼,答道:“宣他进来吧。”

小太监捧着一堆奏折进到了寝宫,把它放到了台案上,立在一旁,等着嘉靖皇帝发问。

嘉靖皇帝却不慌不忙,连续吃了好几粒仙丹后,又喝一杯水,这才问道:“徐阶、严嵩上折子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

“严大人没有说什么,徐大人却说,戚继光在福建又打了大胜仗,倭寇快荡平了,天下太平,敬请圣上安心,只是这御史邹应龙岂有此理!竟敢在奏折中拿严世蕃的家事胡言乱语,给朝廷添乱,居然还敢指责国师蓝真人,真是罪该万死。”小太监慢声细语地答道。

蓝道行听罢,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当然,这细节逃不过嘉靖皇帝的眼睛。

“徐阶真是这么说?”嘉靖皇帝问道。

“这都是原话,奴才怎敢欺瞒圣上。”

“那你速去把邹应龙的折子,给朕找回来看看!”

当值的小太监在那堆折子中扒拉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邹应龙的折子,答道:“我主万岁,这里面好像没有。”

“那就再回文渊阁去找,或者去找徐阶要,今晚务必把这份折子给朕找来。”

于是,小太监回到文渊阁,翻腾了半天依然没有找到,急忙命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