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闻言勃然大怒,他没有想到对自己忠心耿耿,十分信任的地方重臣,却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不尊重自己,说出如此忤逆之言,自己的颜面何存?!恼羞成怒的皇上拔出侍卫的宝剑便向总督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材瘦削的红衣女子奋力剥开人群,挡在总督面前,皇上大惊连忙抽回剑刃,却不想已经来不及,剑锋刺伤了女子的左肩,女子惨叫一声跌坐在地,疼痛难忍的捂住鲜血直流的伤口,面色惨白。
皇上连忙命人拿来手帕绑住女子的伤口,皇上心疼的责怪她:“你是哪家的女子,这样不知死活,不知道刀剑无眼吗?!你以为你很勇敢,如果今天我的剑再快一点你就没命了你知道吗?!”
那女子轻轻的向皇上行了个礼,抬起头,那一瞬,再往后的余生里,皇上每每都会感叹那个绝美的瞬间,那女子面若冠玉,远山眉杏波眼,耳如编贝唇不点而朱,眉不画而黛,乌黑的青丝如瀑布般披到腿边,几缕青丝编成发辫盘在头顶,斜斜插着一根玉兰发钗,其余的秀发随意的绑在一根红绦丝里,赤着脚,白皙的脚腕系着铃铛,身段苗条。
她轻启朱唇用不大不小正好所有人能听见的声音不卑不亢地说:“陛下,民女冒死为总督大人挡剑是因为小女子实在不忍,眼睁睁看着一代贤臣冤死在肮脏的兵刃之下,也不忍看您因为一时愤怒迷失心智犯下大错,错杀了您的良臣,成为沾染鲜血的暴君。此番请愿乃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不是总督大人一人的意愿,四爷自幼才华横溢饱读诗书;江南李鸿章叛乱起义,西北藩王布鲁努政变,还有近年来准葛尔丹坐地称王,哪一次不是四爷和蒙古可汗协助您横扫千军,镇压叛军,肃清残敌,恕民女斗胆进言,如果没有这两位国之栋梁,您就是再勤政爱民,无所不能也未必会治理好国家吧!如今您却要恩将仇报,兄弟相煎,仅仅是因为四王爷拒绝您一意孤行的政治联姻,护送卓玛公主逃婚,您就要囚禁他甚至险些让他饿死!你这样与暴君何异?”
o更.:新最@O快O上!。0
皇上闻言,命令太监拿来新政的懿旨,怒斥道:“你们是要造反吗?竟敢在天子脚下聚众示威,威胁朕?!还用这血书来吓唬朕,你们真当朕是被吓大的吗?朕执政以来发布的新政哪一个不是效果显著?你们看看这道懿旨上面可有一个字是你们说的那样!你们一个个口口口口相传朕命令各地地方官,秋收之时按月收取农民五倍的赋税,这是根本没有的事还有甚者竟然污蔑朕要大肆在全国各地强征十六岁到二十八岁的壮丁去漠北边塞苦寒之地修筑工事?这是哪个居心险恶的奸佞小人再造谣生事扰乱民心?!”
大家闻言纷纷像炸了锅一般,都用半信半疑的眼神看着皇上,不停的议论着这件事,这时一位老态龙钟,耄耋之年的老人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皇上见状连忙让侍卫赐座与他,并且小心翼翼的搀扶他,老人感激的向皇上行礼,心中想到:“这个皇帝也没有传言中那么暴戾恐怖啊?”
老人家坐稳后缓缓说到:“今日一见,陛下看起来也不像是会欺骗百姓的昏君,那老朽就如实道来,那些对于陛下不利的传言都是我们在田间地头集市上,看见一些蒙着面纱的道士和江湖郎中在散播一些书简,上面赫然写着关于皇上的罪状和控诉你的只言片语,言辞激烈,不忍读下去,那些人自称是世外高人和宫中监视您的人,还极力为四爷歌功颂德,贬低您,他们会法术,武功高强,所以很多百姓就被蛊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