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惹猜疑十五更(2 / 2)

袁大司马是粗人,但也是恩怨分明的,在他看来得人恩惠就当报恩,他的报恩就是帮陈蘅说话。陈蘅能与他女儿成为朋友,没像其他人那样瞧不起袁家,这就是知遇之恩。

如果陈蘅拿不到永乐县的郡主掌理权,就不会有后来的“永乐郡”。

陈蘅道:“你是说,现在朝廷迟迟未下文书,是有人阻拦。”

“宁王、大司徒、左仆射。”

冯娥知道这些人从中作梗,难道是在清河大长公主府里听说的,清河结交的人形形色色,消息亦多。

“郡主,酒楼、茶肆是收集消息的最好地方,宁王阻止朝廷给永乐郡主打理沐食邑的文书,是因为他想拿到宁州的拪文书。宁王是灵帝之时就封为亲王的,可这么多年,他不能离开都城,只能让自己的儿子前往宁州打理封地,甚至于宁州六县的县令、县丞等官员亦由朝廷任免。”

“宁王以自己不能自治封地为由,阻止我打理沐食邑。”

“是,据属下所知,荣国公递折之后,陈二公子也曾郡主递过折子,可都被宁王、大司徒与尚书令等人阻了。陛下没有阻的意思,毕竟那只是一县之地,对他来说算不得大事,可若一州之地交给亲王自治,他却不放心。

德治初年,八藩王之乱的教训,让他不得不妨。有史以来,却没有得到一县沐食邑的公主、郡主作乱的历史。”

冯娥觉得,自己不仅是陈蘅的属下,也应该是她的谋士。

想着自己许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号,她就有些激动。

陈蘅赞赏地看着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