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全副信任。
当晚,城城拉着发小去三零一,两人合计着,说是发小的女朋友最稳妥。一来,人家肯定会十分上心,二来也能省掉不少事儿。
“就是我妈问你,你要给我兜着,”发小说,“过两天还相亲呢……”
两人约了熟悉的医生,把报告放在那,约好等三天消息。
人家是真上心了,三天后将两人叫过去,给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去四川的华西。这个主任在那边的同学都已经联系好了,检查报告也看过了,想要试试能不能手术。具体的治疗方案,要等人到了那边才能判断。
这个答案,倒是出乎城城的意料。
华西在四川,离米易家里近一些,总会比这里方便。
当初王博把米易弄来北京,主要医生资源在这里,但是现在不同了。
回程的路上,城城把这件事翻来覆去琢磨了一遍,觉得可行。唯一有一点是,她要自此和米易告别了。米易在北京看病,她还可以说是北京人,常来看看。
跟去四川,那就不正常了。
虽然她很多朋友在四川,并不介意去小住,但正常人都干不出来这种事。在本地劳心劳力,还要去数千里外继续探病,只能用“有问题”来解释了。
城城先和米易父母谈了这件事,将行程定了。
米易对自己的病情了解不深,她得知要回四川,第一反应不是像父母那样惊喜,而是沉默,眼睛里的光都暗了。
两人在医院斜对面的永和豆浆谈的。
米易手里的勺子,一直在豆浆里搅啊搅地:“我回去,你也不方便去了。”
“嗯。”城城低头,用勺子舀着,一口口喝。
漫长的沉默。
城城低头,喝着豆浆,差不多见底了,又发现没加糖。
只因满腹心事。
她曾在那张装着西藏照片的u盘里,间接评价了自己的立场,她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是否会喜欢女孩子,但她很清楚,倘若摇摆不定,是没法幸福的。
反复质疑,质问自己,要过自己这关,就要花很大力气。而且很有可能,今天承认了,明天又推翻了。
这是一个漫长的自我折磨,也是折磨对方的过程。
男女爱情里有的一切矛盾和波折,都要经历。还要附加上,对自己的质疑,质问,对外界质疑的恐惧……对亲人,对好友,所有的一切都将颠覆。
所有的生活、事业,学业都将成为变数。
当年,她之所以会到haku的酒吧,也是在好友事件后,真心想了解她们。
都是普通人,生活、工作都普通,但因为没有社会的理解和保障,感情之间的纽带很脆弱。女孩子又天生敏感,两个女孩在一起,争吵会被放大,嫉妒会被放大。
她曾旁观过,连haku那么男人性格的人,都能避免和人讨论自己的性向,就尽量避免。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大众对于女孩之间的爱情的包容度,并不如男人之间的。
也许因为更小众,也许因为女孩子天生习惯性先是躲藏,以此自我保护,鲜少呼吁。
这不是看故事那么简单。
不是转发个帖子,呼吁个支持那么简单。
也不是,旁观者一句,你们只是不够勇敢那么简单。
喜欢是简单的事,是开心的事。
米易如果能碰上更喜欢的女孩,两个人都能坚定地认同自己的性向,会比喜欢自己轻松万倍。起码,压力是一起扛的,不是互相给的。
不是随时随地要去怀疑,对方是不是变卦了,对方其实还喜欢男的,对方是不是马上要结婚了……虽然全是要面对的社会真相,也比分分秒秒无法确定,日日夜夜心生恐惧要好。
要有多深的吸引,多深的爱,才能撑得住这种压力?
面对一天的压力,可以,面对一辈子的压力,有多难?
只有她们自己才清楚。
都是仅凭爱,披荆斩棘的勇者。
而她,还是如之前所说的,可能永远也不会想清楚,自己是否会喜欢女孩子。
这些所有的,她都没法在这个时候讲给米易听。
“再给你来一份吧,我喝了好多地方的豆浆,还是北京的最好喝。”她拿过来糖罐,不甘心地往自己最后一口豆浆里,加了一点点糖,怎么也要补上,能有点滋味。
米易笑着点点头。
城城又去买了一份,回来,看到米易在看着窗外。
这里是东单,算是北京中心地段了,夜晚的景色很好。
她想起,带米易上布达拉宫时,她在宫殿前广场上转圈溜达的样子。长长的裙摆,兜着脚腕子,运动鞋雪白雪白的。
“下回来,不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