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回击(1 / 2)

重返人生 言荒 2563 字 2017-01-04

326回击

2008年年初,网络上可谓是烽烟四起。

先是铺天盖地《冰雪奇缘》宣传片,紧接着就是《功夫熊猫》横空出世,随即无数人跳出来齐声讨伐陈学谦。从人品到作品,从股票到实业,网上几乎骂什么的都有。

而且这帮人丝毫不在乎自己说得话是不是在理,他们在乎的仅仅是次贷危机让他们的日子艰难无比,而陈学谦却在这次危机中赚得瓢满钵满。这样的资本家不骂他骂谁?

然而就在网上对陈学谦齐声讨伐之际,陈学谦突然现身美国,公开宣布自己将在美国成立一家高科技研发中心。这家研发中心将为美国提供超过三千个工作岗位。

这家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研发工业车床制造以及新型材料研发,面对这个研究中心,美国政府很是警惕,然而面对着三千个工作岗位,即便是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最终做出妥协。

但虽然明面上美国政府同意了陈学谦成立这个研发中心,但可以想见,未来陈学谦可以招聘的人选必定会受到极大限制。

但陈学谦暂时并不考虑这点,因为或许美国可以限制美国人,却很难限制其他国家的人,而且陈学谦开出的条件相当优渥,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加入其中的。

同时,陈学谦再次向美国的孤儿院,以及教育基金组织捐赠了1亿美金。这些付出,相比起陈学谦的收入实在是九牛一毛。

去年一年,卡尔伊坎相比前世提前了六年完成了他的华尔街首富之梦,此时他的身价高达220亿美金。而作为他的合作搭档,陈学谦去年的身价同样暴涨。单单是伊坎基金就为他带去了100亿美金的收入。

这一笔钱,陈学谦大多投到了国际原油基金当中,他知道,在2008年时,国际原油基金价格会达到一个顶峰,到2009年七月,原油价格又会大幅回落。这一起一伏之间,不知道陈学谦又将收获多少。

不过这一次陈学谦没有继续将所有资金全都压在卡尔伊坎哪里,他今年从联合基金里抽调出了50个亿美金,这笔钱他会投入进这个研发中心,以及在国内的人才培养当中。

就在陈学谦在美国连续两个大动作之后,美国网络上对于陈学谦的攻击顿时少了许多,而那些陈学谦的粉丝此时也纷纷跳出来开始维护陈学谦。

美国和亚洲的粉丝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欧美,粉丝骂明星几乎没有人帮明星说话。而陈学谦一直以来都因为年龄原因而屡次打破常规。而这一次,他再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自己平息了纷争。

在中国情况则要复杂的多,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东南亚文化圈中,有着许多此处独有的怪象。在这里,有着狂粉,黑粉,私生饭,脑残粉,路人粉等诸多不同分类。

在这里粉丝骂战几乎是家常便饭,丝毫相比起西方人,东南亚文化圈的人们情绪更容易被煽动,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又更趋复杂。

首先是中国存在着很多毫无主见的人群,他们很容易被媒体的舆论风向所指引。中国流传了几千的顺民文化,这类人大抵就是代表。

而除了这个群体之外,中国还有着一群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先喷你一顿再说的人。对于这群人而言,重要的从来不是观点,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自己认定的观点,他们最长有的观点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或者是把别人驳倒。或者干脆就是看谁都不爽。面对这样的人,你可以说是毫无办法,因为你永远也说服不了他,因为他虽然看似一直在和你讲理,其实他根本就不在乎道理。

还有一群阴谋论者,任何事情在他们眼中都没有任何积极向上的部分,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在他们眼中,中国永远是不行的。而外国永远都是好的。

而且中国人辩论几乎很少能分出胜负,因为在这个国家,你几乎不能可能说服另一个人。因为在这里人们比起多错其实更关心自己的面子。而且作为自小接受辩证思想教育的国人,永远能举出反例,最后得出一个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绝对正确,却完全无用的答案。

在这样一种舆论环境下,中国网民对陈学谦的态度可谓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不过相比起之前一片叫好的和谐气氛,此时的情况可以说是颇为凶险,因为在中国容易受人煽动的人太多,或许某天陈学谦一不小心做了点有争议的事情,很可能会被有心人抓住机会,一番煽动形成一种大势。

而且国人有个习惯,那就是健忘,无论你曾经做过多少好事,一旦你犯下一点错,大家就会把曾经的好选择性忘掉,同时国人还喜欢极其武断的将人一棍子打死,根本不留一点余地。

面对如此凶局,陈学谦果断出手,首先他带着林宛秋作客国内一家视频网站,正面回答网络上流传的那些传闻。

“陈导,我们都知道你的电影在美国有着极高的票房,此前由吴宇森导演在好莱坞创下的票房记录早已经被你打破,